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章 大閱禁軍兵威壯(三),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指定的三衙武帥們對參加大閱的禁軍加以整訓,軍器監調撥全新的甲冑軍器等。這段時間趙佶一直在察看實錄,尤其是太祖太宗的實錄,大宋軍威之盛,也就是太祖、太宗兩朝了,隨著太宗皇帝高梁河之敗,驢車漂移後,大宋的軍威也就愈加不振了。
太祖非常注重軍隊建設與訓練,乾德元年(963),太祖皇帝幸玉津園,閱諸軍騎射; 乾德三年(965),又御講武殿,閱諸道兵,得萬餘人,以馬軍為驍雄,步軍為雄武,並屬侍衛司, 將藩鎮訓練出的精銳之師招至都城東京,加強中央軍權,使之成為能夠震懾各地方藩鎮的強大軍事力量,。
令天下長吏擇本道兵驍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補禁旅之闕。又選強壯卒,定為兵樣,分送諸道。其 後又以木梃為高下之等,給散諸州軍,委長吏、都監等召募教習,俟其精練,即送都下。上每御便殿親臨試之,用趙普之謀也。次年,又命殿前、侍衛將校大閱戎事于軍中。為了能儘快達到強軍的目的,他還命令招募有武藝者入軍,以減少訓練時間。
正是因為太祖皇帝本身精通武藝,熟悉軍事,又對禁軍訓練十分重視,自己親自垂範,透過各種形式的大閱、天子講武、秋獵等形式加強禁軍的訓練,故而太祖皇帝能以二十萬禁軍一半屯駐京師,一半震懾天下。
太宗皇帝自己都說:“兵雖眾,苟不簡閱,即與無兵同。先帝訓練之方,鹹盡其要,朕因講習,漸至精銳, 儻統帥得人,何敵不克?”對太祖皇帝校閱禁軍方法也是非常認可的。
連真宗皇帝也知道加強禁軍訓練的重要性,他在對宰執們的御批中說道:“河北校閱強壯, 自北鄙罷兵之後,尋令逐州並依常,於農閒時教閱,蓋不忘兵戰,而使其習以為常。若絕而復行,契丹主必生疑慮。”
趙佶查閱實錄,越加感覺太祖皇帝果然是一代人傑,其控制人心,能夠令士卒願為之效死,確實有極大的人格魅力。
太祖很重視士兵的精神激勵,表現出愛兵如子姿態。開寶二年(969),其久攻太原不下,東西班都指揮使范陽李懷忠率眾攻之,戰不利,中流矢,幾死。殿前指揮使都虞候趙廷翰請求率領禁軍帶頭進攻,願先登急擊,以盡死力,而宋太祖表示:“汝曹皆我所訓練,無不一當百,所以備肘腋, 同休慼也。我寧不得太原,豈忍驅汝曹冒鋒刃,蹈必死之地乎!”
結果令眾皆感泣,再拜呼萬歲。正合務令將吏與軍士,情同父子,義若兄弟,疾病相扶,患難相救,寒暑飢飽,苦樂均之之意。 如此簡單的話語,對士兵來說彷彿一針興奮劑,足以激發其在訓練與實戰中的熱情,正如之後宋人評價: “太祖善馭豪傑,得人死力。”
難怪宋初僅僅二十餘萬禁軍就可以蕩平十國,攻滅北漢,令契丹不敢南顧。而現在的禁軍呢?員額數倍於國初,戰力不如十分之一,國家每年數千萬有用之餉,養此數十萬無用之兵。趙佶也深知,現在的都門禁軍,身染沉痾,暮氣已深,只能徐徐圖之了。
同時,對於禁軍的軍紀,趙佶也準備給予加強,現在禁軍軍紀廢弛,毫無約束。太祖對軍事訓練主張既不吝惜財物、官爵的賞賜,又嚴明執行法令,不致使士卒產生貪惰心理。 開寶四年(971),宋太祖與左飛龍使李承進論及後唐莊宗對禁軍威令不行,賞賚無節時,“撫髀嘆曰: ‘二十年夾河戰爭,取得天下,不能用軍法約束此輩,縱其無厭之求,以茲臨御,誠為兒戲。朕今撫養士卒,固不吝惜爵賞,若犯吾法,惟有劍耳。’”正是器甲精堅,日課其藝而無怠惰者矣。選為教首, 嚴其軍號,精其服飾,而驕銳出矣。
趙佶正在查閱實錄,梁師成進來奏道:“官家,折克行已經到了,正在宣德門外請見。”趙佶立馬吩咐請折克行到垂拱殿來,趙佶之所以讓折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