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章 南來使節入都門(五),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蔡卞將李伯祥送走後,立刻求見趙佶。
此時,大理正使段和譽正在蘇轍的帶領下在東京遊玩。段和譽作為國主的長子,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段正嚴母后為高升泰妹妹高升潔,高升潔是國中才女,“幼學於本慧國師,精奇門。經高升泰撮合,嫁給段正淳為妻。在母后的影響下,段和譽精通琴棋書畫,善書荷花,喜琴,從小就得到文武兩面良好的教育,其師為六鉉,六鉉學識淵博,文韜武略,與中原周侗齊名。
段和譽頗有勇力,能開一石五斗的強弓,這倒是令大宋官吏始料未及的。段和譽對大宋的佛學非常感興趣,蘇轍於是請來東京城內的高僧,與他講說佛法,段和譽也樂的其中,不理其他事。
反倒是高泰明長子高明順,年未及弱冠,也沒有正式官職,但是這幾日在大宋官吏的陪伴下,去國子監旁聽,在東京城閒逛,瞭解東京物價,甚至還是旁觀了開封府斷案。
聽到官吏的彙報,蘇轍不由得感嘆道:“數代以下,段氏除有空名外,還餘何物啊!”
這邊蔡卞求見趙佶,將李伯祥請求大宋幫助楊家的事情說了,趙佶沉吟半晌說道:“現今要緊之事是大理封貢,其他事情當緩一緩,楊家的事情放在後面,等到大閱後再說!”
趙佶現在不想和李伯祥討論此事,第一是說實話趙佶對大理國內的事情目前興趣不大,楊氏到底有幾分實力他也搞不清楚,比竟李伯祥哪個地方靠近緬北,萬一是詐騙趙佶的怎麼辦。第二就是趙佶需要等他們看過大閱後再談,這樣大宋才能利益最大化。
等蔡卞走後,趙佶詢問奚官局火炮鑄造事宜,得知現在已經有數十門火炮交付禁軍了,趙佶就令种師道、狄詠一道去天武軍城外的營區看看炮兵的訓練成果。梁師成趕緊招呼班直和皇城司護駕。
在種師道等人的護衛下,趙佶來到城外天武軍的營區,察看火炮訓練,趙佶同時詢問种師道火炮的訓練問題。
种師道頗有些無奈的說道:“官家,這火炮固然犀利,但是不便之處也是甚多。”种師中趁此機會也是大倒苦水,火炮與冷兵器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尤其是操縱火炮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這就使得炮兵的招募選拔非常困難,要是會識字讀書,也不至於來當丘八啊。
還有就是火炮動靜太大,很多士卒根本不敢操作,有很強的畏懼心理,尤其是現在鑄造的火炮,工匠還沒能完全掌握鑄炮技藝,火炮的膛壓太大,或者士卒裝填了太多的發射藥,導致火炮炸膛,炮兵粉身碎骨的事故使得士卒們對於火炮十分畏懼。
再加上火炮和弓弩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不管是射擊方式還是瞄準的方法,尤其是前裝炮,本來射擊的精度就十分感人,士卒們又對火炮一知半解,能打得準那才是有鬼了。
說實話,這些事情和困難,趙佶早就想過了,這也是趙佶對發展火器沒有什麼信心的原因之一。真的造火器,原始火器並不複雜,至少火門槍這些大宋是造得出來了,後世都出土過西夏的火銃,這東西的技術難度沒有那麼高。但是對於士卒和指揮員的要求卻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更不要說大規模裝備火器會推翻現有的整個指揮方式和戰術體系,要重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訓練、作戰、後勤的方式方法,沒有幾十上百年的功夫是搞不定的,就算到了滑鐵盧之之戰,拿破崙賴以決定勝負的還是格魯希指揮的兩個騎兵軍。
而且就算能造出那麼多火器,趙佶也根本沒有辦法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後勤保障和訓練支援,火器取代冷兵器,不是靠著後裝槍、定裝彈藥,而是背後的一整套完整的工業體系,趙佶自問沒辦法建立起來,更沒有時間來等待這個體系建立起來。
之所以要發展火炮,一是火炮的技術難度小,二是可以透過火炮將半定裝彈藥、火藥顆粒化等一系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