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5章 南來使節入都門,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種師中和嵬名安惠、仁多保忠互相談判時,蔡卞帶領著大理使團來到了東京城。在來的路上,蔡卞又收到了兩本冊子,講的都是大理國內楊氏、高氏、段氏之間的恩怨糾葛,蔡卞基本可以斷定,此人是楊氏遺族,在大理還頗有地位,否則不可能混進使團之中。

蔡卞想著,他一定是想借大宋之手,復興楊氏,既然他已經來到東京,遲早是會和自己談談的,等著就是了。

垂拱殿,趙佶正在和諸位宰執們商量大理入貢之事,大理雖然一直被大宋拒絕,但是對於大理在西南的地位,大宋君臣還是很有認知的。而且趙佶剛剛即位,就有大國前來求封,也是一件極有面子的事情。

趙佶說道:“諸位,大理求封,其心甚誠,先帝時就已多次遣使而今更是遣其國主之子還有國相親族親自前來,貢獻頗豐,不能讓遠來之人失望啊!”

趙佶對於大理還是比較重視的,一來是想要與大理聯合,取得交趾,二就是大理出產戰馬,雖然不如青唐的戰馬好,但是仍舊是大宋國內第一等的戰馬,不管是配給騎兵用作乘馬,還是給炮兵作拖曳火炮的馱馬,都是極好的。

但是諸位宰執還是有些猶豫,而且如何接待大理使者,成了現今政事堂討論的要點。首先就是使團的居住問題,汴梁城內,建有四所重要的大型賓館,其中專門接待北方契丹使者的叫“班荊館”和“都亭驛”,接待西北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使臣的叫“來遠驛”(都亭西驛),接待更遠的今新疆地區和中亞來賓的叫“懷遠驛”。這些高階賓館,裝置豪華,有時在此舉行國宴,宴請各國使臣和朝內大臣。

大理使者居住在哪裡,就成為了一個問題,因為大宋沒有為從南方來的藩屬國或者大理建造的驛館,因為大理並不在大宋的藩屬國內,南方的各國一般都比較小,派遣的使團規模也不大,一般各處擠擠就行。但是大理此次使團規模龐大,光馬匹就攜帶了一千多匹,還有大象等物,不可能和以前一樣。

章惇說道:“按舊制,都亭以待大遼,都亭西驛以待西蕃、 阿黎、于闐、新羅、勸海,懷遠以待交趾,同文以待青唐、髙麗。大理與交趾相近,不若就是懷遠驛接待大理使團。”

趙佶並不這麼認為,一來是交趾和大理的地位並不相等,在趙佶心目中,大理和西夏是一個級別的,交趾還不如西夏呢,用懷遠驛來接待大理使團,似乎有些不太妥當。在趙佶心目中,都亭西驛比較合適的。都亭西驛由東京上源西驛改之。在東京惠寧西坊, 右掖門外寶相寺(大佛寺)東,相對都城。初待河西蕃部諸貢使,後成為待西蕃、 阿黎、于闐、新羅、勸海使之所。西夏立國後,成為待西夏使之館驛。

都亭西驛的具體位置在東京大內西、右掖門外,相寺(俗作大佛寺)東, 相對宮城。在開封城內,館驛設施也是相對不錯的。

故而趙佶決定讓大理使團入住都亭西驛,一應標準按照西夏使節接待。

同時指定館伴使,韓忠彥說道:”既然蔡寺卿一路陪伴,不若就讓蔡寺卿為館伴使,彼此熟悉,也好辦事。“趙佶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不過蔡卞一個大理寺卿,充任館伴使有些名不正言不順,趙佶於是說道:“那就加蔡卞禮部侍郎,充館伴使。”

蔡卞帶著浩浩蕩蕩的大理使團一路來到開封府,使團的諸人已經被大宋的富庶廣大所震驚了,光是一個成都府就令他們眼花繚亂,聽說大宋的都城開封府比之成都府更加廣大。

當他們來到東京城外的時候,已經被東京城牆的高大所驚歎了,雖然之前回去的使者都像他們描述過東京的廣大雄偉,但是自己親眼得見,又是另一番場景了。

大宋在後周開封外城的基礎上進行了數次修葺和增築[,擴建了皇城,並完善了三重城牆防禦體系的建設,城體系夯土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