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大案巨典天下驚(二),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確定好了這一切。大家就開始為參加置勘院的人選爭論起來。這等大案,當然要選擇重臣審斷。
首先被推舉出來就是知開封府範純禮,範純禮被推舉出來趙佶一點也不吃驚。範純禮是范仲淹的兒子,這個名頭就使得範純禮天然得到臺諫的信任。再加上範純禮知開封府的職務,使他成為除了三法司官吏以外平日裡接觸刑律最多的人,而且范家諸子,在朝中一向以公正聞名,讓範純禮去審斷此案,也能服眾。
趙佶說道:“如此就以範卿權判置勘院,再召六路發運使蔡京為置勘院判官,一道參與置勘院。”
趙佶當然要在置勘院裡安排個自己人,肯定不能任由一幫文官自己來弄,蔡京對自己的意圖把握的最準確,而且確實是博學多才,就算是和他們打嘴仗,趙佶相信蔡京也不會落於下風的。
但是很明顯,蔡京的人緣並不好,和呂惠卿一樣了,蔡京也是屬於兩面三刀,被朝臣認為是人品極差的那類人,當年司馬光掌權,恢復差役法,限期五天,臣僚們都擔心太急迫,只有蔡京如約,使其轄區全部改僱役為差役,沒一人違反。他到政事堂向司馬光彙報,司馬光高興地說:“若人人奉法如君,有什麼行不通!”
等到章惇拜相,蔡京對章惇說:“按熙寧役法實行,還有什麼可議論的?”章惇同意,於是決定採用僱役法。差役僱役兩法,司馬光、章惇不同。十年間蔡京再歷此事,易如反掌,蔡京與他們兩人互相依仗而成就此事,被士大夫認為首鼠兩端,人品敗壞。
蘇轍就認為蔡京雖然歷任地方,但是並沒有法司經歷,也不通刑名律法,請求趙佶更換人選。
趙佶說道:“蔡京博學多才,精通經義,且曾任知開封府,於刑名亦是精通,吾以為蔡京可用之!”趙佶已經把話說得很清楚了,蔡京算是自己派到置勘院的人,現在的趙佶,已經不是剛剛即位的趙佶了,透過對西賊的用兵,整頓都門禁軍和皇城司,趙佶算是初步抓穩了槍桿子。
握緊了禁軍的趙佶,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要按照自己的意志來處理大事了。這個案子必須按照趙佶的意志來進行,蔡京一定要進入置勘院,他要代表趙佶的意志。
見趙佶如此強硬,一眾臣子們也就不再糾結於此了,按照置勘院的規則,除了判置勘院和判官外,置勘院還設定了三名推官一道審理案件,推官的選拔標準就比較寬泛了,一般來說推官要麼從館閣學士中選取精通刑名的,要麼直接從州縣監司裡抽調精通刑名的官吏。
經過一番唇槍舌戰,終於決定由殿中侍御史知雜事趙挺之、國子祭酒兼判太學範致虛、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鄭居中為置勘院推官,趙佶當場寫下詞頭,令知制誥草詔。
與此同時,仙源縣,梁師成帶著翰林醫官來到鄭俠的住所,令翰林醫官為鄭俠診治並且賞賜御藥後,梁師成屏退所有外人,對鄭俠說道:“鄭提刑,咱家奉官家之命前來探望鄭提刑,官家想問問鄭提刑,有什麼話或者東西要代為轉奏的嗎?”
鄭俠半晌無言,就在梁師成以為鄭俠沒有什麼東西要梁師成轉交的,準備離開回京覆命的時候,鄭俠突然問道:“傳聞梁都知是蘇學士出子,不知是否真實。”
自從梁師成發跡以來,總是以蘇軾出子自居,蘇軾也從未對此做過回應,也不知道是否是預設此事。鄭俠突然問道這個問題,讓梁師成有些詫異,梁師成說道:“此事也是聽家母言及的。”
鄭俠點點頭,說道:“梁都知此來,是否和童都知一道回東京?”
鄭俠對宮內大璫之間的關係並不瞭解,他不知道梁師成和童貫之間關係極差,梁師成一向以文士自居,也寫的一筆好字,算是太監中文化水平較高的,童貫身材魁梧,號稱銅皮鐵骨,一直以成為李憲那樣的太監為志向,雙方多有齟齬,並不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