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茅土分封貢賦來,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蔡卞知道,對方既然能給自己送來這本冊子,在大理肯定是有一定地位的人,說不定還地位頗高。總不會是平白給自己送這本冊子來,總歸是有後手的,不若靜觀其變。
接下來就是和高泰明的談判了,蔡卞在來之前,趙佶已經和他充分商議過此事。利用大理急於向大宋求封這點和大理結盟,用大理牽制交趾,同時和大理展開榷場貿易,換取大宋急需的馬匹和銅,這些都是對大宋極為有用的。
滇馬雖然體重不大,不適於騎兵乘騎,但是耐粗飼,用作馱馬是極好的,而且大理國小,但是出產的馬匹可不少,後世靖康之變後,大宋南渡,所需戰馬都是從大理來的,一年榷場可換取五千匹戰馬,可不算少。
高泰明選好時間,派遣大理國引爽(相當於禮部)官吏告知蔡卞談判時間。
高泰明邀請蔡卞在大理城內五華樓談判,蔡卞欣然應允。大理五華樓最早修建於唐代,是南詔宴請貴賓的地方。高泰明選擇此地與蔡卞談判,未必沒有誇耀大理的目的。
唐大中十年,即公元856年,南詔王豐佑在羊苴咩城內修建了一座宏偉的五華樓。周長2.5公里,高30多米,據說可容納上萬人,下面還可以豎起五丈高的旗杆。
羊苴咩城作為南詔國中晚期的都城達123年之後,以後鄭氏的\"太長和國\",趙氏的\"大天興國\",楊氏的\"大義寧國\"以及段氏的\"大理國\",都以羊苴咩城為國都。五華樓作為國賓館的歷史也達數百年之久。每年三月十六,南詔時期的南詔王以及後來大理國的大理王都會在五華樓會見西南夷各個小國君長,和其他一些重要賓客,賜以酒席佳餚,奏以南詔、大理時期的音樂。
修建五華樓的南詔王豐佑倒算得上一代雄主,在位期間,南詔國強盛一時,還屢次派兵侵入唐朝領土,有一次竟遠征並攻下四川成都。蔡卞精通經史,當然知道高泰明選擇此地的用意。無非是誇耀大理也是西南強藩罷了。
蔡卞按約抵達五華樓,五華樓為四層建築,第一層為臺座,上面三層為樓。雖然算不得雄偉,但是在大理已經是最豪華的建築了,用來與蔡卞談判,高泰明也是煞費苦心。
今日的五華樓警衛森嚴,大理軍隊在五華樓內外列隊,這些都是大理的精銳,身著大理國內不多的鐵甲,還有大理的騎兵在往來巡邏。還有一些戰象也被拉出來了,使團內有樞密院的官吏,都將此記錄下來。
蔡卞在心中冷笑,說道:“果然還是蠻夷之性,畏威而不懷德。”
高泰明作為大理國相,清平官,率領的大理的九爽官在五華樓前等候,蔡卞看到被群臣簇擁著的高泰明,對副使說道:“高國相是大理的伊尹霍光,還是孟德、仲達,猶未可知也!”副使笑道:“此輩恐怕不甘於久居人下的。”
蔡卞和高泰明互相見禮後,一道走進五華樓,高泰明先開口說道:“蔡尚書,大宋官家欲冊封大理,開放榷場,並且一起對抗交趾,敝國喜不自勝,願永奉大宋正朔,為大宋西南之藩屏也!”
蔡卞笑道:“大理世稱恭順,又多次遣使求封,官家念大理至誠,故特遣本官察看,大理求封之誠,本官已知,自會轉奏官家,請官家聖裁。只是大宋有茅土之封,大理當有方物之貢,不知大理以何入貢?”
對於大理,雖然大宋以前比較警惕大理,但是不得不說大理是西南夷中比較恭順的。當年,大理的恭順不是沒有道理的,一來是之前南詔與大唐的戰爭實在是太過慘烈,大理雖然統一六詔,但是並不想和大宋再起任何衝突,只要大宋不進攻大理,大理已經燒高香了。
再者說,雖然大宋在廣南西路屯駐的禁軍比較拉跨,但是大宋的西軍可不是吃素的。不管是儂智高還是交趾,雖然一開始可以在廣南西路佔到一些便宜,一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