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8章 蠻夷技窮無奈何(三),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嵬名安惠說道:“現在榷場設在韋州,靜塞軍司和仁多氏得益不小,且與宋人聯絡緊密,不可不防啊!陛下,而今按仁多保忠所說,與宋人妥協,向宋人貢馬,馬自何出?陛下可曾想過?”

李乾順說道:“去歲就是我們出一部分,諸部出一部分,不還是如此嗎?”

嵬名安惠說道:“陛下,此事可一不可二啊!一旦我們將這些馬匹轉嫁給各個部落,部落裡一定會怨恨我們。久而久之就給宋軍機會,萬一宋人趁機拉攏他們,就大事不妙了。”

李乾順想想也是,党項和契丹類似,都是由幾大部落組成了,党項一共八個部落,故而有八部黨項之稱,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辭氏、房當氏、米擒氏、拓跋氏,而拓跋氏最為強族。嵬名氏就出身於拓跋氏,雖然現在嵬名氏實力最大,但是並不意味著就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其他部落。

從元昊稱帝以來,一直採取的態度就是打擊部落實力,壯大嵬名氏的實力,雖然立國已經一個甲子,但是各個部落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特別好的解決,嵬名氏採取的是強幹弱支的辦法。各個部落現在對嵬名氏的怨恨本就不小,去歲因為宋軍大軍壓境,面對生死存亡,各個部落只得拼湊馬匹。

今年可就不一樣了,大宋索要馬匹,是向你大夏國,向你嵬名氏索要,和我們其他部落有什麼關係。故而今年如果再向各個部落伸手,恐怕會招致反彈,明明是你們嵬名氏打了敗仗,不得已向宋人求和進貢的,現在又要各個部落攤派馬匹,恐怕其他部落不會如此輕易交出馬匹。

李乾順恨恨的說道:“那以梁王的意思,這馬匹還得朕出了?”

嵬名安惠不說話,但是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這馬匹,肯定得嵬名氏來出了。李乾順煩躁得說道:“出就出吧,梁王說仁多將軍可能叛宋,可有證據?”

嵬名安惠說道:“臣現在沒有實證,但是這種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陛下應該早作準備,以備不測。”

李乾順無奈的說道:“仁多保忠雄踞韋州,背靠南朝,一旦操之過急,恐怕反而將其逼反,得不償失。且現在又沒有證據,不能將其免職。仁多氏在我國樹大根深,不可輕動平啊。”

嵬名安惠說道:“據臣所知,仁多氏原本居住在仁多泉城,雖然之前仁多保忠久在靜塞軍司,也從仁多泉城調來一些子弟,充實靜塞軍司,但是仁多氏的根子,還是一直在仁多泉城的,但是自從仁多保忠這次重掌靜塞軍司以來,將原本在仁多泉城的仁多氏子弟大量招來靜塞軍司,充任各級將校。臣以為此事非同尋常。”

李乾順聽聞後,也是面色陰沉,大量的召本族子弟,充實軍隊,在西夏其實並不是什麼問題。幾乎所有的西夏軍隊都是如此的,嵬名氏也毫不例外,自己本部落的人從上到下掌握軍隊才是最安全的,仁多保忠也如此並不稀奇,因為他也希望將靜塞軍司納入仁多氏的勢力範圍,擴充仁多氏的實力,這點無可厚非。

但是仁多保忠現在的做法,更像是放棄仁多泉城,將仁多氏遷移到靜塞軍司來,這就不得不引起李乾順的懷疑。草原上的老鼠可不會因為打了一個新洞穴就放棄原來的洞穴,除非這窩老鼠要搬家了。

正在李乾順思考怎麼接觸仁多保忠兵權的時候,一直未曾說話的晉王李察哥說道:“皇兄、梁王,臣以為仁多將軍不會背叛大夏的。”

李乾順望著自己這個稚氣未脫的庶弟,問道:“察哥為什麼這麼認為?”

李察哥說道:“仁多將軍本朝名將,殺傷宋軍甚多,宋人甚恨之。若是要叛夏投宋,恐怕不以厚禮來降,宋軍未必肯納。而且仁多將軍在我國執掌兵符,有數州之地,在韋州城雖無王侯之封,實有裂土之分,去了南朝,能有什麼?不過東京一降將耳。就算趙官家器重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