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聽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8章 保護,禁區之狐,林海聽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為出場做最後的準備。
胡萊正在給自己打腳:
他先用面板膜在自己的腳踝和足弓腳底反覆繞圈打個底,以保護面板,同時也是避免出汗之後將膠帶浸透,導致膠帶脫落,固定不穩。
打底也是有講究的,不能纏得太緊,也不能纏得部位太多,否則太緊了容易抽筋。一般打到足中部就可以了。
打好底再開始在外面纏膠布,面板膜只是為了保護面板,真正固定還是要靠膠帶。
先在自己的足中部纏一圈固定下方邊界錨點,然後在腳腕上方再纏一圈,固定上方邊界。
接著在腳後跟位置從上往下打一條馬鐙。
所謂“馬鐙”就是把膠帶從腳後跟下方繞過,然後垂直向上粘在腳腕上方的錨點處。膠帶在透過腳踝外側的時候要用力往上拉,幫助固定,避免腳腕內翻,造成崴傷。
打好馬鐙,再橫著在腳踝根骨的上方拉一條膠帶打馬蹄。
打完馬蹄,又重複打兩條馬鐙,打的時候都需要在外側用力上拉,增加相應拉力,避免內翻。
接著開始用膠帶從上往下橫向環貼包裹剛才打好的馬鐙。同時注意膠帶的交叉點都要打在正面。
只有在包裹到腳背的時候交叉點才要打在腳側面,這樣在觸球的部位不會有交叉點,避免影響觸球時的觸感和對足球的控制力。
最後把腳包裹起來之後,除了前腳掌和腳尖是可以自由活動的,腳踝部位被固定的很牢固……
這樣打腳就算打好了。
其實打腳是職業球員基本上都會做的事情,無論是比賽還是訓練之前,都要打腳,這也是減少降低受傷風險的一種措施。
不過大部分球員自己打的沒有隊醫打的好,畢竟人家更專業細緻。但也有人就是喜歡自己打,因為鬆緊程度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進行調整。
還有人甚至不喜歡打腳,僅用最簡單的肌肉貼,這樣相對更薄,更靈活性更好。對那些喜歡玩花活的球員,他們會覺得打腳限制了自己的腳腕靈活度,就用肌肉貼,這樣做保護程度稍微差點,一旦在比賽中腳踝變形,就存在更大的受傷風險。
如果綁好之後覺得緊了怎麼辦?也不用全部拆開重打,那樣太費事兒,而是直接用剪刀在覺得緊的地方稍微剪個豁口,就能起到放鬆的效果。
一般腳踝部位有隱患輕傷的人會選擇讓隊醫幫忙處理,會更牢固一些。
這次胡萊打得格外認真,因為馬克西·凱里剛剛腳踝受傷,算是給他敲了個警鐘。
雖然他有【破損的巨熊護腿板】和【真·愛人的紅繩】,可前者並不是他每場比賽都能戴得起。三萬積分一副呢,僅一場比賽有效。這要是場場比賽都用,光是聯賽踢下來就需要一百一十四萬積分,都夠買一張【世界波體驗卡】了。
胡萊怎麼可能捨得?
所以還是要在平時就把個人的防護工作做好。
這才是降低受傷的最好辦法。
再輔以能夠增加好運的【真·愛人的紅繩】,以及越發爐火純青的自我保護,胡萊踢球到現在才能幾乎沒受過傷。
胡萊打好一隻腳,先穿襪子,襪子穿到腳踝處,再將護腿板放在小腿迎面骨處。他並不急著把襪子拉上去,而是先用面板膜纏繞了幾圈,固定護腿板,再把襪子提上去。
這樣在比賽中經過激烈的運動,護腿板才不會歪斜,而是會牢牢固定在原位,保護小腿迎面骨。
就在胡萊打好左腳,在給右腳打的時候,隊長鬍安·拉米雷斯走到了跟前,面帶難色地找他商量個事情:
“……是這樣的,胡。我們打算在這場比賽中搞一個聲援馬克西的活動。就是在進球后,向鏡頭舉起展示他的球衣……給他打氣,也祝他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