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高幹:請諸位單于努力,再來一次白登之圍,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部分敵人,則是烏桓人當中的一小部分,如今的烏桓單于乃是樓班,當年丘力居的兒子——歷史上,樓班幾乎沒有親政,因為親袁的那部分烏桓,在207年就覆滅了,樓班當時還算年輕,一直是他堂兄蹋頓在實際掌權。
但是,這一世漢人對烏桓殘部的用兵時間不是又延後了麼,眼下都快211年底了,所以是樓班親自掌權。
相比之下,蹋頓反而因為早年從叔父丘力居那兒,見識過漢人的威名,丘力居當年就是李素為劉虞勸降的。丘力居覺得不該參與漢人之間的矛盾,後來蹋頓也是,就一直蟄伏臣服。
樓班這是屬於“初生牛犢不怕虎”,李素當年勸降他爹的時候他還是液體,不知道李素的可怕,這才被袁紹家族最後的血親將領高幹所蠱惑,跟高幹聯手。
不過,這也導致樓班手上的烏桓部落勢力,比歷史上蹋頓掌握的,要少得多。烏桓內部的分裂也更嚴重,為袁家賣命到底的,最多隻佔歷史上的一半多。
當然,如今在幽州北部草原上的反對朝廷武力,也不光只有烏桓人,也有高幹的嫡系部隊——歷史上,袁尚袁熙在幽州的統治覆滅時,因為懷念袁家統治而逃出長城關外的漢人,都有超過十萬戶。
如今這個資料沒有歷史同期多,但至少也有四五萬精壯、近二十萬人口,一共三萬多戶。
高幹靠著袁紹和劉和的旗號,募集懷念劉虞和袁氏的人民,也得了大約四萬壯丁。這些人算是半生產半戰士的民兵,也已經在草原上生活了將近十年。
總的來說,如今整個草原上,按照遊牧民族青壯年男性可以全民皆兵的特性,大約可以拉出三十萬民兵戰力。
鮮卑最大,約二十萬騎(不是全都有戰馬,大部分只是普通馱馬,可以騎,但不能像戰馬那樣精確執行衝鋒和騎射陣型。)
其餘烏桓七八萬人、高幹四萬人,加起來十一二萬。
這些草原大人、單于當然也不傻,中原大漢有動作,他們也一直在打探。
劉備修運河都快兩年了,一直在著力保障幽州西部、幽並結合部防區的軍糧供給問題。這事兒做了是為了對付誰,拓跋力微和樓班心裡都是清楚的。
他們也知道,不能一味坐以待斃。
如果什麼都不幹,等漢人做好萬全準備,到時候就算鮮卑人能繼續往北撤,但漢化程度相對更高的烏桓殘部和高幹的人馬,肯定是不能無節制撤的。
鮮卑人撤成功了,那也等於放棄了整個漠南草原,得一下子退卻兩千裡,退到更苦寒的漠北草原,也就是貝加爾湖一帶。
越往南的土地越肥沃值錢、養牛羊馬匹也能養得更多,冬天還不會凍死,偶爾遇到災年草場不好或者牲畜大批凍死病死,也好就近有個搶劫補給的地方。
這些樸素的生存道理,每一個遊牧領袖都很清楚。
這一切,促成了九月底的時候,高幹為求自保、攢出了一個局。
整個九月份,高幹在樓班和拓跋力微之間往返遊說,把他手頭剩下的那些當年袁家剩餘的財寶,也全部獻了出來,曉以大義,告訴兩位蠻王,一定要先下手為強。
“單于,如今劉備還沒做好全部後勤準備,眼下又是草高馬肥,我們草原勇士這時候都不下手,以後沒機會了!只能被動挨打!
要想你們的子孫長久佔住草原,就看這一戰了!劉備也不是不可戰勝的,他雖然兵強馬壯,可眼下沒有準備。
我們只要別被劉備牽著鼻子走,在幽並數千裡的防線上,找出其不意的點,發揮偷襲之利,至少能一戰打出草原十年太平。打得好的話,說不定還能重現白登之圍的輝煌!”
——
PS:明天請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