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天,三天後太史慈將軍會帶著大批海船趕到。”
如此一來,似乎趙雲更能激勵士兵保持住信心,死戰撐過這三天,畢竟前面就有生的希望。
把這些利弊想明白後,趙雲下令立刻按計劃行事!
魏延田豫苦勸無果,只好執行,趙雲帶了騎兵,在屯南縣上游約三十里處,兩座公孫康軍的烽火臺堡壘之間,找到相對流緩的淺灘,用小船分批渡江。
……
趙雲的異動,當然是不到一刻鐘,就透過神速的烽火臺傳訊,傳到了屯南縣的公孫康府邸內。
公孫康前一天就已經定下了堅壁清野的策略,但他還真沒想到,趙雲那麼急,居然在太史慈還沒趕到的情況下、這麼幾天時間差都等不到,就單獨渡江了!
“什麼?趙雲有多少人馬過江了?他哪來那麼多船隻渡江?!”公孫康急得揪住傳令兵的領子就瘋狂搖晃。
“大王……咳咳……那趙雲才千餘人過江,船隻不過數十艘,是我軍在北岸沒搜乾淨。”
公孫康把傳令兵丟下:“就這點船,也敢分那麼多批渡江?被半渡而擊,這可是自古至今不易的兵法大忌。趙雲這也太狂妄了,真當我三韓勇士是怯戰懦夫不成!”
他弟弟公孫恭比較怯懦,聞言提醒道:“會不會是趙雲的誘敵之計?而且我軍已經定下了堅壁清野之計,臨時再變計求戰,會不會不妥?”
公孫康直接否決:“他要的就是你這種懦夫想法!現在趙雲缺的是時間,我軍越早組織反撲,他上岸站穩腳跟的人數就越少!
我看他多半就是託大,看我軍確實沒有在野外陳兵、就算要堵他渡江反應也不夠快,等我軍主力趕到時,他應該有好幾千人已經過來了,他就是仗著來多少算多少、有幾千人都敢跟我們野戰!
也怪我確實沒想到他會這麼大膽子提前渡江,集結部隊還真有些慢了——正因如此,更沒時間解釋了,立刻集結城中全部騎兵部隊,再立刻通傳扶余王尉仇臺,讓他帶著扶余騎兵一起出戰。
本王的騎兵也都暫時交給他協調統帥,務必用命!快!越快趕到渡河點,要面對的趙雲騎兵數量就越少!”
終究是誘餌太誘人,公孫康還是選擇了把麾下的騎兵機動部隊全部賭了上去。他手頭的兵力其實比妹夫尉仇臺更多,但公孫康的兵畢竟是漢人和三韓的東夷人,騎兵比例不算高。
而尉仇臺是扶余王,扶余人是長白山區的漁獵民族,所以騎兵比例非常高,野戰統帥還真只能交給尉仇臺來統籌。
(注:扶余人是長白山區的漁獵民族,高句麗一開始反而是大小興安嶺山區的漁獵民族。中間有漢人生活的遼吉平原隔開。)
為了搶時間,軍令傳遞地非常迅速,國都屯南縣周邊各處的騎兵部隊,全部在烽火的傳訊下,快速集結,分批撲向趙雲渡河的地點。
可惜,雖然趙雲是被“半渡而擊”的一方,但也因為趙雲膽子太大太突然,對面想不到,所以三韓方面倉促集結的騎兵,也無法做到同一時間趕到戰場,總會被打出時間差,有早有晚。
趙雲看到這一幕,又看到己方已經分三四批渡河過來的三千鐵騎,不由很是篤定。
誰打誰一個各個擊破,還不一定呢!
趙雲直接瞄準了一直趕到最早、駐地距離渡河點最近的三韓騎兵,發動了衝鋒。
對面的三韓騎兵壓根兒沒有準備,因為他們覺得趙雲不敢出擊,應該是守住登陸場、給後續更多的部隊渡河上岸提供掩護。
要是趙雲直接發動反衝、放棄了登陸陣地,那後續部隊還怎麼上岸?這不科學啊!
誰能想到,趙雲根本就沒打算再等後續部隊,他也沒所謂的“數萬騎兵”,已經上岸的三千人,就是他全部的鐵騎兵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