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章 無聲的擴張,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垂拱而治的日子,李素這個丞相也相對清閒。

那幾年裡,李素基本上可以把日常政務丟給新人,而他自己只要抓大方向,外加做一些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主持國家的對外探索和開拓。

畢竟這種活兒不枯燥,還可以偶爾藉故代天巡狩、出遠門遊覽長見識,算是最適合現代人三觀的了。李素前世剩下的那點先知先覺,也只有在這些領域,才最好發揮。

有錢有勢之後,又沒有別的高科技娛樂活動,誰不想周遊世界啊。

而這幾年裡、李素把日常政務一步步清閒下放,也導致了大漢朝廷中樞權力結構進一步的過渡變化。

畢竟歲月不饒人,老一輩的官僚到了年紀,總會因為精力不濟而慢慢退下去的。

隨著時間進入217年初,朝中的中樞人事構成,大致是這樣的:

之前已經退居二線的司徒鍾繇,現在是徹底告老退休了,司徒的榮譽頭銜也辭了。

按照歷史,鍾繇的壽命倒是還能再活個十年,現在是六十七歲。但天下如此太平,也犯不著讓一個老人一直忙活,該退休就退休。

朝廷人事的另一個重大變故,是尚書令荀攸,也因為健康原因,不得不退居二線,暫時保留尚書令頭銜,實際上接替鍾繇為長安留守。

別看荀攸比鍾繇年輕十幾歲,可歷史上他的壽命比鍾繇還短得多,原本這時候都已經死了。只不過,荀攸歷史上的死因,是建安十八年的曹操伐吳大戰時、在軍中染病。

歷史上,漢末最嚴重的兩場造成高層大人物批次死亡的瘟疫,就要數建安十八年和二十二年那兩場了,還都跟曹孫之間的大戰有關。

後人分析,那顯然是因為動輒十萬計的大軍、在大範圍上南北調動,士卒水土不服、還把炎熱和寒冷環境下的病原體千里轉運攜帶回後方,才導致那麼重的死傷。

簡單來說,就是“曹軍打孫權時染了南方才常見的瘟疫,然後帶回北方。而北方的大部分人口,當時對南方來的瘟疫缺乏免疫力,就大面積死亡。

同理曹軍也把南方比較罕見的北方瘟疫帶到南方傳染給孫權軍,導致孫權軍高層也明顯有一批死亡。”

現在,因為戰爭早已結束,所以這種原本該由大規模軍事調動導致的瘟疫異地流動,被大大緩解了。所以荀攸、魯肅這些原本就是染疫而亡的隨軍將領,也都能盡享天年。

“建安七子”在原本歷史上,也是在這第二場瘟疫中團滅的,現在這些情況也同樣沒有發生。

荀攸僅僅是正常年老多病、退居二線,他的活兒不能沒人幹,這就輪到當了五年中書令的諸葛亮,正式接手尚書令的差事。

不過,荀攸還要保留尚書令的頭銜待遇,所以暫時給諸葛亮司空的頭銜過渡一下,也算是朝廷最後一次封舊的實權三公,

等荀攸徹底正式退休,將來就廢除舊三公,讓諸葛亮名正言順只掛尚書令。

諸葛亮掛司空的名頭做尚書令的事兒之後,他原本空出來的中書令職務,就由魯肅接替。

到這時候為止,漢朝新的三省官職基本上也搭建完畢了。

原本黃門系統的也正式改稱“門下省”,門下系統的最高官員原本只是“侍中”,聽起來比尚書令中書令差點逼格,

為了以示區別,劉備跟朝臣商量之後,把“門下省”的長官暫時稱為“大納言”,其實這也是跟後世隋唐時期三省制初設時改得差不多。而其下的副職,才繼續稱“侍中”,可以設兩人。

同理,上述的“尚書令”、“中書令”旁邊,也一樣設左右兩個副職,自然就叫僕射了。

這些三省副職的設立,也可以避免撤銷三公榮譽頭銜後、“國家級”位置太少,安排不下那麼多功臣元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