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後續更新和開新書計劃,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這本書到曹操地盤被統一,就可以算是一個主線的完結。本來麼,後面公孫度什麼是可以一筆帶過的。
按我原來的時間表,後續對四夷的戰爭、科技種田、制度改革,每天平均五千字,寫到11月30號,就能把番外也寫完了。
新書我一開始是想趁著11月10號左右開,然後六到七週新書期,聖誕到元旦之間這段檔期上架。那時候算是讀者比較空閒的一個點,對上架成績有好處。
但是又多拖了將近十天,現在還沒給編輯內審過稿,所以最快也要11月底正式上傳了,那樣可能會面臨上架日撞上學生族1月中下旬期末考試、剛年前放寒假回家這些淡季。今年1月31號過年嘛。
根據我寫書的經驗,過年前一直到年初三,基本上是沒流量的,都要走親戚。
所以,只能索性再往後拖一拖……怎麼也要撐到“20萬字新書期結束時,已經過完年”。
逆推下來,新書上船的日子,基本上要到元旦了……
目前這本書,只能繼續保持每月十五萬字,再撐一陣子,至少寫到元旦,如果存稿多有東西可寫,寫到除夕前,正式番外徹底完本,總字數可能真要奔400萬去了……
……
再說說新書為什麼難產,一方面是我自己猶豫不決,實力不濟,筆力不夠。
一開始,我也想趁熱打鐵繼續寫歷史。
首先想的是開一個三國後期的,不重複自己,奪舍一個歷史上沒什麼大本事、不影響軌跡的小人物,比如剛成年的諸葛瞻。
然後就是扮豬吃虎苟住勾引,先躲在背後操作姜維對付曹爽,然後趁著高平陵之變,提前把夏侯霸夏侯玄這些傢伙帶著地盤一起弄過來,再利用曹家司馬家對掐、提前預知淮南三叛,一波波割肉……節奏估計不錯。
但是三國大末期讀者太少了,畢竟諸葛亮都死了,沒有人物代入感,觀察行情後,我沒發現起點有任何一本開局那麼晚的三國能火,所以這個點子在稍作嘗試浪費了我一週之後,放棄了……
當然,我在這裡把梗概點子說出來,要是有人覺得自己有本事能寫紅寫火,儘管拿去,我不介意的。入行九年了,我知道點子不值錢,也不會糾結。
……
然後,我想過歷史類的第二個點子,這也是一開始看這本書裡,政治哲學討論架構部分、大家反應比較火,我產生的念頭。我當時想寫一個戰國末期的書。
當然,戰國末期,不代表寫秦,我知道有很多人鼓吹我寫秦,來建立華夏完美的帝國制度。但我這本書裡也說了,秦的“不信”的原罪、對重複博弈的破壞,除非你到張儀之前,否則沒得洗,我既然要偏向正統性的完美架構,絕對不會寫秦。
所以如果我寫戰國,會寫楚,反推滅秦,而且不會讓嬴政統一後再反殺,要在勾引秦把其他五國先滅了、仇恨都拉走、背信棄義的事情做夠、內部矛盾積累足之後,主角這邊率領楚頂住,然後用歷史上齊王建的謀士勸齊王建的策略一樣,反推秦自己奪取始皇帝的頭銜。
但是,後來我發現這個背景架空度太高。
我總結了某點的行情,除非是寫明末殺韃子,這個時期不存在讀者立場分歧,所有人都是來看主角一方滅流賊滅韃子的,不會出現立場對罵。
否則你哪怕是寫宋朝的時候殺金、元,都會有人噴你,當然不是說不想看反推,而是有些讀者會覺得宋太垃圾,應該取而代之。
再其他朝代,讀者的歷史審美其實是很多元的,任何朝代都有很多粉。你寫戰國,肯定會得罪秦粉。我倒不是怕成績差,我只是不喜歡跟人爭辯,所以就不寫了。
不過還是那句話:其他玩票業餘不擔心成績,也不在乎跟人爭辯的,如果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