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李丞相的一生,是搶奇觀的一生,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痛不如短痛。
但是,李素內心卻很有把握,因為他有後世的經驗,所以只要排除了錯誤選項,他相信那個正確的選項是有條件實施的。
後世滬市開埠,早期也是在沿江入海口直接造港,可維護成本巨高,還阻擋了長江泥沙沖積的進一步自然造地。
最後,當發現所需的深水港越來越深,疏浚深挖成本越來越大,不還是一步到位選擇了在舟山群島造了洋山港?
離開江口百里以外的海島,不會被江口沖積泥沙淤淺,從而幾乎永遠不需要疏浚維護,這個優勢,是任何直接在河口造港都無法比擬的。
當然,這個“幾乎永不”也是要加個限定條件的,比如按照李素所知的地理歷史,未來一千年,如果不干預長江河口的疏浚,讓土地自然衝擊成長,相當於後世滬市市區的大部分地方,都會從海里長出來。
至於歷史上明朝以後,後世滬市的面積增長就放緩了,主要是人類活動開始疏浚修海塘了,衝過來的泥土都挖走,土地生長被壓制,不過崇明島卻是依然越長越大。
如果沒有人類活動的抑制,李素算過,長江口帶來的泥沙,再過三千年也是可以慢慢淤積生長到把舟山群島最西北端的幾個島嶼,也衝成淺海沙灘。到時候,就算是在舟山群島造深水港,也要考慮把沙子挖走疏浚航道。
不過,那都是公元3000多年後的事兒了,人類活動的歷史發展,跟地理地質的推演相比,簡直不值一提。所以至少未來三千年裡,李素的選擇從地理角度來說是正確的。
至於島上生活成本高一點,李素覺得只要以後海運繼續發展、普遍造大船,規模上來了之後,單位重量的運費肯定會下降,島民的生活成本絕對可以覆蓋掉,這塊的成本肯定比每年疏浚港口修海塘要低得多。
而且船變大之後,到長江口的船再多開一百多里到島上,風險也不會大,只要避開臺風天。那些四五丈以上長度的內河船,無論是沙船底還是福船底,開到舟山群島不還是輕輕鬆鬆?絕對不會出海難。
而以後四丈以下的小沙船小福船,就徹底淘汰別造了。或者只允許漁民造來打漁,但不是用於航運業。
李素有這個資源和許可權,將來把大漢航運業的船隻標準統一提高。
航運業從業的船裡,最小的也頂格按照運河的通行能力來規劃,寬度修到各大運河最窄處二分之一的寬度以下,確保往來船可以在運河裡交匯,就沒問題。
這樣尺寸的船,絕對可以在近海安全駛出離海岸線百里的範圍。
而且,李素也正是在把這些細節討論明白的過程中,隱約理解了歷史上唐宋兩朝為何要在東海貿易最初的萌芽階段、在明州(寧波)設定市舶司了——
不就是利用了這地方既離長江口不遠,可以服務於長江口的江海轉運,同時又沒有大江大河沖積淤積,所以不需要常年疏浚深挖航道麼。
李素和諸葛亮、周瑜把這些細節商量明白之後,對選址舟山港的設計也就沒什麼異議了。
一開始還有些幕僚懷著自私之心揣測,以為丞相是為了更好的建設自己的封地,將來讓子孫後代在會稽郡的封地收到更多的租稅,才非要捨近求遠、把海港和船廠從吳郡挪到會稽郡。
畢竟婁縣和海鹽屬於吳郡,而舟山群島如今幾乎是沒有行政體系的,只是理論上屬於會稽郡句章縣(寧波)。
現在,大家才心服口服,知道丞相是有深遠的考慮,兼顧了天文地理、做出的最優選擇。
不過,把海港造在長江口外一百多里的海島上,還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會對船伕水手的導航產生一定的困難——
對於常年跑海的人而言,有了大致的方向定位之後,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一個一百多里外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