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中興六公爵,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鮮卑手上。
從地圖上看,那些地方是鮮卑人的重要草場聚落,未來確實可以設縣,大致相當於後世的呼和浩特核心市區和烏蘭察布核心市區。
關羽的領土進一步擴張,也不得不面臨將來給呂布移封的問題了,因為幷州正北方的草原實在容不下那麼多公侯封地了。
劉備和李素商議後的暫定想法,是等將來真打了,用更多的稍微差一點、偏遠一點的土地,來換取呂布目前手頭較好一點、但面積狹小草場不足的封地縣。
具體的呂布移封方向,就以進一步往西挪挪,從幷州正北方挪到幷州西北角、河套北方,也就是九原郡,或者說後世的包頭。
大不了,在九原郡劃整整三個縣給呂布作為封地,那也算是頂格縣數的侯爵了。雖然窮點,考慮到九原郡是呂布的祖籍故鄉,也給他留足面子了,到時候也沒法拒絕。
關羽之外,正面戰場功績最大的是高順和馬超,高順是主力部隊指揮官裡僅次於關羽的,而且在關羽的部隊從陳留郡穿插會師之前,高順鞍前馬後幫著劉備統兵了近一年。
高順能拖住曹軍數十萬主力,確保那段相持期裡沒出事,沒中計,也沒讓曹操抽身,換取其他戰區瘋狂輸出收割,那本身就是大功一件了。
馬超和黃忠是最後決戰的進攻追擊階段才大放異彩的,所以論整個戰役層面的功勞,當然不如高順。
但馬超比黃忠多幹了一件事情,就是決戰最後曹軍崩潰了之後,馬超還帶了兩萬騎兵追殺放棄步軍只帶騎兵逃跑的曹操。
儘管曹操不是死在馬超手上,但馬超的追擊迫降了曹軍騎兵部隊中依次斷後的樂進和李典,俘虜了一萬五千人的騎兵降軍,也還是非常不錯的。
憑著這一點,馬超的決戰功勞總算是追評了高順。而黃忠比馬超差就差在這部分,最後只能得到一個縣。
經此一役,高順總算也是頂格封到了三縣兩萬戶的侯爵。
而馬超之前距離侯爵頂格封滿,也已經只差五千戶了,這次縣數沒增加,戶數頂格,似乎還差點意思。
但是劉備又要嚴控公爵總人數,最終妥協的結果,就是給馬超的弟弟馬岱,也加到了縣侯,不過是戶數最少的三千戶縣侯。
同時馬家其他在軍中略有功勳的,如馬休馬鐵,也給了無傷大雅的鄉侯,讓他們分別在西北敦煌、酒泉一代做官,鎮撫西域。
最後的黃忠,本來來得就晚,要不是劉備給機會,好幾次跟隨御駕親征建功,以及之前跟隨李素平江東,根本就到不了現在的高位。
所以黃忠沒什麼好抱怨的,最終能有萬戶侯就已經很感激了,比高順低一大截是應該的,也比太史慈和甘寧、周泰都低,只是比徐晃略高。
另外,說到馬超和周泰,當然不得不提最後決戰追殺曹操的其他文官武將的功績了。
畢竟,周泰和諸葛亮那一路,才是最後堵住曹操、直接逼死曹操的直接動手者。趙雲、馬超、李素那三路,只是圍追堵截的協助功勞。
周泰前些年軍功積攢速度,明顯有點低於甘寧和太史慈了。甘寧在南方的進攻平定中功勞很多,太史慈則是在海軍作戰、對海外拓地、沿海騷擾方面功勳卓著。
不過,全憑著跟諸葛亮一起堵死曹操,周泰也算是憨人有福,把落下的功勞全追回來了,也得到了兩縣一萬四千戶的封邑。
南邊的李素,雖然只是堵截之功,不過也幫著佔領了淮北大片領土,而且起到了繞後逼曹操走位、讓曹操在決戰前不得不後撤,算是促成了決戰的速戰速決。
所以李素在決戰後的論功,比馬超還高一些。加上戰後和平過渡期間,李素還頗有其他一些治國舉措的文治功勞,劉備最終是在去年的十六縣加到十八縣的基礎上,今年再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