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6章 勝利會師,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603章勝利會師
兩天之後,丹水以北的秦嶺山區中。
橋蕤一行只帶了幾百親衛和家眷、三四天的隨身口糧和一些金銀細軟,別的什麼都沒帶,試圖輕裝往北翻越逃生。
農曆四月中旬的秦嶺山區,已經不太寒冷,但晚上過夜依然要挨凍。翻山不能帶帳篷,甚至連鋪蓋都扛不動,橋蕤就把軍中剩下的緞匹錦繡都發給士兵,一人兩匹既可以當財物,又可以暫時裹著晚上保暖,士卒苦不堪言,全靠賞賜撐著。
秦嶺在武關這一段,丹水北岸的那支餘脈,又叫伏牛山——正是構成雒陽南部伊闕關、太谷關等防區的那個伏牛山。所以只要翻過去就有希望。
司隸的弘農郡與荊州的南陽郡、上庸郡之間的邊界,本來就是以武關道的丹水河谷為界的。能夠成為兩個州的自然邊界的地區,地形自然是崎嶇險峻,複雜異常。
橋蕤選擇往北爬山逃生,固然有進入段煨防區的風險,但他知道段煨一個月前已經投降了劉備,被封為銀川郡太守。段煨如今應該還在交接領地、動員部隊搬家回西北。
這種時候,劉備和段煨對弘農郡最南邊的秦嶺-伏牛山餘脈山區的監視,肯定是空前薄弱,所以滲透透過的成功率應該還行。
橋蕤畢竟當了兩年的偽京兆尹,掌管京兆東南五個縣,對周邊地理也算熟悉了。他知道從他選的那個位置往北翻越近百里的伏牛山區後,可以抵達洛水岸邊——就是流往京城雒陽的那條洛水。到了那兒之後,順著河谷走就輕鬆多了。
可惜,橋蕤身邊計程車兵們可以翻山吃苦,文職幕僚和家眷就不行了。
他那個虛弱的文職從事步矯之前就染了肺癆,歷史上這一年就死了。這一世從藍田撤軍的時候,一路舟車勞頓就病情加重提前死在路上了,甚至都沒趕上這種翻山走野路的機會。
不過步矯那個才九歲的女兒,倒是比較堅強,或許是窮人家的孩子吃苦多吧,一路上只是讓人扶一把就能自己爬山。
不像橋蕤自己的女兒,長女十五歲了還算懂點事,加上聽父親說了落入敵手有可能被醜人羞辱,肯賣力爬山。但次女小橋才十三歲,還沒到會被禍害的年紀,爬得累了苦了就要驕縱,居然還要橋蕤親自拿絲絹綁在身上揹著爬一段。
爬上最後一座山頂時,橋蕤忍不住焦躁訓斥女兒:“別叫苦了,再忍忍,下坡輕鬆一會兒自己走!到了洛水邊就好走了,我出發前讓士卒都棄了長槍,只帶刀斧,到了山腳下洛水邊,砍伐些樹木扎筏順流而下。”
大橋心細,憂慮地問父親:“李叔會拖延足夠的時間麼?如果漢軍現在已經派出大軍漫山遍野搜尋我們怎麼辦?”
橋蕤安撫了一下長女:“我跟李豐交代過,讓他儘量拖兩天再帶著全軍投降張飛。這樣就算張飛發現我們棄軍逃亡了,應該也追不及的。何況這秦嶺、伏牛山陡坡無數,他們怎麼知道我們翻哪一條。”
他這般鼓勵,才把一行人都安撫住,又過了幾個時辰,還真讓他爬到了洛水邊。所有人衝到河邊噸噸噸就掬著河水痛飲,然後趴著歇了會兒力,開始砍樹做木筏漂流,做筏休整花了整整一夜。
可惜,他們的幸運也就到此為止了。次日一早,木筏隊順著洛水而下,沒放出幾十裡,就遇到下游有軍隊堵路迎擊,兩邊山上也早就瞭望查明瞭敵情,埋伏了無數弓弩手。
“橋蕤逆賊,別來無恙啊。你本來就機會起義,換個罷官抄家、留條性命。但你非要抗拒,那就是自尋死路了——再給你個機會,趁我們還沒放箭就放下兵器,算你投降,入左校勞役服刑。一旦開打,那就是被俘了,壓到長安棄市,明正典刑!”
原來,是尾隨追擊張勳的李素軍,帶著趙雲、周泰,兩天前已經與張飛回師了。李豐最終沒有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