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2章 衛將軍領司空事,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卻連秩兩千石的太守都沒當過,當廷尉正之前一直是右扶風長史,誰讓他才二十二呢,又沒有李素那麼鐵的功勞。
不過只要後續登基變法實施得好,法正也是可以轉正的,這就是劉備為他設計的快速升遷通道,用當孤臣得罪人的代價換。
法正今天也在跟劉備來迎接之列,聞言立刻吧賈詡帶了下去,保證好好看押絕對不出意外。當天回到牢裡就讓人把賈詡徹底五花大綁、牙齒全部敲了,每天灌粥,確保想絕食絕不了,想嚼舌也沒牙嚼,養滿半個月再砍。
……
諸葛亮跟劉備回城、在未央宮參加了慶功宴後,就回寓所歇息。劉備給了他好多天的假,基本上能歇到劉備登基之前。
諸葛亮因為如今不是京官身份了,在長安也暫時沒有正式的府邸,只是買了些豪宅作為寓所,門口連匾額都不掛那種。他歇了一天後,想起該去拜訪李師,順便打聽一下長安這邊的政壇近況,就隨便讓家裡僕役準備點禮物上門。
諸葛亮已經很久沒在長安住了,去年他跟著李素南巡、一直到武關戰役逼降橋蕤,他才短暫回到長安。此後李素倒是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但諸葛亮很快又被派出去支援關羽,忙到現在才回。
所以他對長安的情況不是很瞭解,派人去市上置辦禮物的時候,才發現長安的市井氣象都跟去年很不一樣了。
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商業氛圍極為濃厚,哪怕是最底層的普通百姓,都得每隔兩三天就出門購物,這種商業氛圍原本是絕對沒有的。
事實上,自從劉備之前把租庸調法變為租庸調輸法後,這些大型都市的商業井噴已經到了比唐朝還繁榮的程度,只是比宋朝弱。
因為糧食交易不用額外交稅,運費可以折抵硬通,長安周邊二百里內的百姓都種蔬菜不種糧食了,糧食全部吃外地產運來的。
買米可以一個月甚至兩個月買一次,反正米麵是乾燥的保質期很長。買菜卻不能隔那麼久,因為新鮮的菜保質期很短。於是長安城裡普通平民的商業交易頻率都比變法前提高了十倍。
而諸葛亮看到的新氣象,就是去年同期,長安普通百姓只能吃便於長期儲運的醃菜、乾菜,現在基本上都能吃到新鮮蔬菜了,而且新鮮菜的價格居然還比去年的乾菜便宜。
這一切,之前只有那些關心農桑民政的官員能感受到,比如當初來劉備這兒出使的袁渙,他是透過觀察沿途百姓的農耕注意到的。
但對普通大眾來說,這一切就是入夏之後才發生的,因為菜種在地裡需要至少大半個季度的時間生長。袁渙當初看到的是田裡還沒長成的,諸葛亮看到的卻是百姓實實在在吃到嘴裡的。
“咱和李師組織的租庸調輸變法,居然對百姓有那麼大的額外好處,當初推行的時候卻沒有想到。變法之利害,果然不是定法之人可以事前全部料到的。還是‘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尤其是他打聽到在長安周邊圈地建莊組織貧民佃農種菜、並且給指導價包銷的,是甄家的主意後,諸葛亮就愈發覺得自己家在這一生意上明顯眼光窄了。
諸葛亮一路觀察民情,內心不禁又引用了一句李素說過的名言,同時他內心對於劉備稱帝后即將開始動刀子的人事制度改革,也愈發期待和慎重起來了。
諸葛亮胡思亂想之間,已經抵達了右將軍府,他來這兒當然不用通報,門外的侍衛直接就放進去了。
諸葛亮看到府門內就有不少工匠在重新整理裝飾,還有人在定製匾額、替換飛簷斗拱的木質零件,一副大興土木之狀。
走入正堂,見到李素,行了禮後,諸葛亮孝敬地問起李素怎麼想到修房子,莫非將來還準備住這。
李素談笑風生地說:“舊遺的三公府邸哪有我這兒氣派。搬了府邸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