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7章 北伐在即,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織戶家庭出身,體質差一些。只有兩三千是礦工、獵戶(漢末獵戶往往兼職皮匠,會剝皮鞣皮)、燒窯匠戶子弟,身體比較健壯。

四萬蠻族步兵的構成,則是一萬人的巴郡板楯蠻、一萬人的昆明黑夷、一萬人哀牢白夷,以及汶山青羌兵五千、越嶲叟兵五千。

被裁減掉的一萬蠻兵編制,主要是略微擠壓了叟兵和青羌兵的徵發規模,另外排除了牂牁郡和武陵郡的五溪蠻參加北伐的規劃。

一方面是因為五溪蠻在劉備平定牂牁、武陵的過程中表現比較恭順,沙摩柯一家(現在的蠻王族長還是沙摩柯的爹)也讓幹啥幹啥,積極立功,所以沒必要抽調人馬削弱。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荊南的平定比兩年前預期的要快,劉備需要額外的適合山地叢林作戰的熱帶兵源來守衛桂陽、零陵、蒼梧等熱帶郡,所以把沙摩柯家族的人都抽去南方鎮守,也算人盡其用。

最後,蠻兵的應用不但有數量上和種族構成上的制約,也存在地理環境和天時的制約,這些問題李素和荀攸等謀士也都在戰前全面梳理規劃過了:

五族蠻兵裡面,對天時季節和作戰地理環境適應性最好的是青羌兵和叟兵,因為他們生活的地區是後世的川藏邊界。

這些士兵的心肺功能是所有族群中最好的,能適應高原雪山稀薄的空氣,沒有高原反應,也不怕冷,所以開春天氣還比較寒冷的時節,第一波攻勢就能用上他們。

板楯蠻屬於第二梯隊,山地戰能力也非常不俗,悍勇兇頑更有甚之,但沒青羌人那麼抗寒,大約三月份的天氣才能發揮全部戰鬥力——此前李素也有試過,提前實驗性質地撥一批板楯蠻去北線冬季作戰,然後果然氣候不適應各種水土不服毛病偶有發生。

水土不服這種事情,任何人都是一視同仁的,寒溫帶的人去熱帶會發病,亞熱帶的人去寒溫帶一樣會發病。

毫無疑問,昆明夷和哀牢夷們這個問題就更嚴重了。所以原本歷史上諸葛亮動用“無當飛軍”也得注意季節,否則根本發揮不出戰鬥力。

此次北伐,無當飛軍只能在第二波攻勢中發揮牽制,或者是走特別險要奇襲的偏師之路,正面的陳倉主戰場應該是用不上了。

還有一支跟隨昆明夷和哀牢夷一起作戰的小規模秘密部隊——也就是那一百頭來自南中歸降部落獻出的戰象,也是同樣處理,要到夏季攻勢時才能動用。

大象也是非常怕冷的動物,南方熱帶雨林的戰象,只有夏季才能在關中平原活動。而且參戰時間只有三個月,秋收之後又要馬上趕回去。估計也就只能趕上最後攻打長安的大決戰了。

……

十一月份最後剩下的日子裡,劉備集團的高層幾乎都在忙活最後的分兵戰略規劃,要不就是偶爾放鬆一下調整狀態,別的行政性事務都交給了中層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員照章辦理,李素、荀攸都沒什麼心思去考慮。

李素這人,知道歷史大方向,大局觀不錯,但具體軍隊排程指揮方面還真不算一流——

主要是受限於蜀道之艱難,十幾萬大軍不可能堆在一條主攻的路線上進攻,那樣所有的糧車糧船都堆在一起,根本前進不了。所以“集中優勢兵力”這條一貫有效的原則,在出川北伐這個具體問題上,不能直接硬套。

那些難走的、無法擔任主攻方向的道路的運力也不能浪費。都要具體評估、量入為出,當地能運多少、原產地產糧多少,就分多少兵吸引敵軍注意、平攤削弱主攻方向上的敵軍防守兵力。

在做這些事的過程中,李素很快發現有些跟不上,或者容易疏忽,漸漸地就交給荀攸去查漏補缺,十一月下旬開始,隨著魯肅回到成都,就讓魯肅也參與到其中——魯肅負責評審每條路的後勤運能和管理,荀攸則在魯肅給出的後勤資料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唐一步登天

麻花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