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3章 人生就是這樣大落大起大落大落,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側五丈原峭壁的狹窄甬道衝鋒、被懸崖上的火力覆蓋。

法正在高原上眺望下面局勢,就知道李傕不愧是自己打出來的地盤,軍略比胡封強多了,這個對手很難纏。

“遭了,這樣一來,雖然敵軍衝鋒時依然不免泥濘和陷坑,但可以同時衝鋒的面寬闊了數倍,而且離開懸崖五十步以上,就超出高地上伏弩的射程了。”法正心中暗忖,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法正也不含糊,立刻吩咐部隊機動起來,車推肩扛,把高地上的二十部諸葛弩都轉移了,挪到下面徐晃營牆正面的哨樓上,把營牆正面的火力增加到四十部連弩。

至於其他的準備,法正也沒辦法了,那些提前幾天堆在懸崖邊的滾木、礌石、柴草球,估計是用不上了。營牆的高度落差太小,丟這些東西時的重力勢能,跟從懸崖上往下丟根本不能比。

法正最後只能派人關照徐晃一句:所有的連弩都要配好馬匹和車輛在附近待命,以便營牆快被突破時,提前有序撤退,以免重要裝備和物資被敵軍大批繳獲。

另外,五丈原以北的前營中,也不要存放額外物資,而是堆上柴草,以確保前營失守後退卻時可以立刻放火。

如前所述,徐晃在五丈原以下的平地營區,其實可以分成兩片,呈倒L字形分佈。

那一橫的營區北靠渭河,南靠五丈原。因為五丈原到渭河之間距離相對較寬,所以李傕貼著渭河進攻的話就超出高地火力覆蓋射程了,這時候北線那一橫就有可能被攻破。

而那一豎的營區東靠武功水、西靠五丈原,五丈原與武功水之間的狹谷就窄得多,最寬的地方也不到五十步,所以不管李傕將來怎麼繞,都是不可能繞出高地火力射程的,往下丟石頭丟木頭也都能砸到人。

法正這是已經做好了放棄那一橫的營區的心理準備了。

之前不能放棄,是為了阻止敵軍輕鬆南渡渭河、防止敵軍阻擊法正的搜糧隊伍。因為一旦北面臨渭營區沒了,法正的人就再也不能靈活出擊、搶奪渭南鄉村還沒收完的麥子、百姓還在曬乾的糧食,更無法進取郿縣。

但現在,“秋收搶糧”的行動已經結束了,北營放棄也就放棄了。

閒言休絮,李傕勒逼郿縣百姓冒矢填溝,施工了半天之後,終於把渭水灌進來的口子都堵死了,鹿角陷坑也破壞大半,整個過程雖然付出了數百人死亡、近千人負傷的代價,卻也把徐晃的外圍工事破壞得七七八八。

美中不足的是地面依然很泥濘,畢竟填坑時並沒有徹底把水排出去,所以士兵要在這樣的路段上衝鋒,依然會一腳深一腳淺,運氣不好的還會陷進去,被後面的人踐踏而死。

但李傕已經顧不得了,他看填坑作業差不多完成了,就下令分出前軍一個大約五千人的梯隊,從兩三百步寬的正面上發動全面衝鋒。

徐晃這次也沒有再吝惜火力,可以看出徐晃的內心也已經被恐懼和嚴峻所籠罩,沒有了“放近了再開火”的沉著,只要敵人剛進入射程就全力開火,試圖嚇退敵軍。

密集的慘叫在衝鋒的李傕軍陣中爆發開來,好多士兵只是因為密集的箭雨下意識害怕,想要貓著腰衝鋒,卻因為地面的泥濘失足滑倒。

但後面的戰友根本不敢停歇,也不想在箭雨火力下暴露更久,所以絲毫不停留地前衝,把一個個倒地者踩進淤泥裡,連慘叫都無法發出,一張嘴就是大口大口的淤泥往裡灌,最後活活踩死溺死泥坑。

不過,這種死法卻足夠安靜和詭異,因為沒什麼聲響動靜,沒親眼看見的人也就不會注意到,只當什麼都沒發生,繼續像沒有大腦的麻木戰爭機器一樣往前衝。

徐晃在督戰的箭樓上哨望,他反而能掌握全域性資訊,看到李傕軍至少兩百多人被踩溺死在淤泥裡、給後面的人填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