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4章 劉玄德割髀療毒,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入荊州地界之後,因為劉表目前和劉備還處在表面盟友的狀態,所以再無人攔截阻撓太史慈的船隊。
自夏口逆流進入漢水,經過十餘日的航行,終於由上庸回到漢中。
因為漢水中上游相對湍急、有險灘,太史慈一行的船隊被留在了武當縣,而後換的小船透過上庸、西城等縣。
一路上週瑜看似雲淡風輕,觀景聊天,在武當縣換船的時候,他還花了半天時間爬上武當山晃悠了一圈,只差作曲一首了。而實則他也在暗中觀察地理形勢,越看越對劉備軍入蜀後的建設情況感到心驚。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周瑜是知兵之人,從小喜歡看地理形勢,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水經注》,《尚書.堯典》又不靠譜,但周瑜仗著家裡有錢,靠走萬里路四處遊歷,也總結了不少實地考察的經驗。
他一直知道,上庸道諸縣,是“漢中之餘贅”,得漢中者要順流而下得上庸非常容易,但如果遇到襄陽這一側的猛烈抵抗,在襄陽以西的筑陽形成拉鋸戰,那麼漢中政權的持久戰補給就會出現問題。
順流而下運輸物資的船,哪怕空船都很難開回去,幾處特別湍急的河段會成為後勤的天然災難。
但是,這一次在武當縣,周瑜看到了原先從未想象過會在漢水中游出現的大型轉運碼頭,把數百料的大江船換成漢水裡的中型船,船隻儲備那麼充裕。
而且武當縣上游的堵水河口一帶,原本按漢朝的地圖,應該是一大片堰塞的淤泥沼澤(後來的湖北十堰市),根本沒有大規模的人煙定居。
但他卻在那片地圖上本該是沼澤的地方,看到了一望無際的淤泥堆田,如同長江口的江南水鄉,沼澤的一部分被深挖,形成田字形交錯縱橫可以划船的水網,挖出來的泥堆成了數以千計一塊塊的黑土地,長滿了對灌溉水量需求極高的芋頭,堪稱變廢為寶。
周瑜生在江淮,他當然知道江南水鄉也有種芋頭,但基本上只有在水田或者河邊窄窄一溜兒地立種。
這種東西比稻麥等糧食作物收成高不少,吃了也飽腹,就是有點噎人。之所以種得少,完全是因為江南的農民也懶,不想那麼頻繁地澆水,所以離開水源幾百步遠的地塊,就沒人種芋頭了。
而在上庸這邊,因為本來就是沼澤地堆出來的田,農夫划著船,拿著一個挑在長杆上的木桶,直接從河裡一桶一桶舀水往高大的芋頭莖葉上潑就是了,灌溉非常簡便粗放。
周瑜爬完武當山之後回來,心中就在估算:“按桓帝末年的朝廷戶籍稅簿,上庸諸縣加起來也就不到兩萬戶人口。可按照劉備現在息兵養民的樣子來看,怕是養活無萬戶都能做到吧?
劉備如此重視一塊收不上來稅、或者說稅糧外運不便的地區,其志不小啊,他是想對付襄陽的劉表,還是南陽的袁術?看來這次倒是來對了,劉備表面上對當年的討董盟友如此友善,背地裡其實也就跟袁紹曹操是一路貨,能找到藉口吞併盟友怎會不吞,此番遠交近攻成矣。”
周瑜很清楚,上庸種田種得再好,這兒的物資逆流運回漢中是非常不划算的,船得屢次裝卸,甚至用縴夫拉縴。但上庸這邊的屯田成果如果用於攻打襄陽,那就再舒服不過了,回程的時候可以空船,就輕鬆一些。
不過,也不用怪太史慈沒有保密意識,因為在跟盟友接壤的地區種田,這種事兒本來就是瞞不過去的,也沒什麼好保密。只要劉備沒有流露出背盟的實質性證據,別人就無法指責他。
要是劉表主動“假想防衛”,那劉備還求之不得呢。
提前的假想防衛可不算正當防衛,是要受到依法制裁的。到時候劉備就可以正當防衛了。
見識了一番劉備軍的欣欣向榮後,大約十月下旬的一天,周瑜一行終於進了南鄭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