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1章 庶竭駑鈍攘除奸兇,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傕雖死,長安城內震天的喊殺聲卻猶未停歇。
一來是李傕的死訊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下根本無法第一時間傳遍全城。
二來那些西涼兵將,尤其是胡人將領都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沒有活路,是鐵了心死戰到底的。
所以就算聽到漢軍士兵們吶喊“李賊已經授首”,也會覺得這是試圖進一步打擊他們計程車氣的謊言。
偏偏城市內的巷戰敵我交錯,形勢複雜,而劉備麾下的部隊,顯然在這方面經驗不是很足——往年要是遇到這種攻城戰,城門甚至城內主要府庫宮室都攻破了,敵人早就投降了,哪有巷戰死戰到底的?
缺乏巷戰經驗的部隊,很快陷入了混戰,黑暗中甚至發生了敵我識別困難而導致的誤傷,打著打著根本無法確認哪些街區已經佔領、哪些街區還在敵手。偶爾一支包抄過快的友軍,從背後殺出,就被正面的部隊黑暗中當敵人了,互砍了好幾刀才能發現並且停手。
當然了,同樣的黑暗中的誤判誤殺,在李傕叛軍中也時有發生,只是李傕賊軍的命不值錢,自相殘殺了也沒什麼,補不回漢軍的損失。
混亂一直持續到五更天過半,總算隨著天色微明有所改善。經過了最初的激烈夜戰巷戰經驗洗禮,士兵們也漸漸上道,掌握了情況,將領們嚴厲約束部隊推進速度,穩紮穩打,消弭了誤傷。
不得不說,張飛這人的實戰經驗和臨場學習能力還是不錯的,儘管才打了個把時辰,他已經漸漸摸清了這樣的戰局要怎麼指揮,而且對戰前李素之所以要如此部署進攻方向的原因,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難怪伯雅勸大哥一定要奇襲北門,對於這種城破後打巷戰依然如此悍不畏死的部隊,咱就是要搶佔了全城最要害的核心,逼著敵人來救。這樣才能如同一塊鐵砧,不動如山,等著敵人援軍自己撞上來撞死。如此,便省了咱一條街一條街地去搜殺叛軍賊兵了。”
打巷戰最怕的是敵人化整為零,你不知道哪兒藏著幾個人,冷不丁給你來一下,射幾支冷箭。
如何避免呢?就是一上來把全城最值錢的目標搶了,攻敵之所必救!
好比二戰的時候,史泰林格勒戰役,德軍一開始被蘇軍的焦土防守搞得神經衰弱了,後來發現關鍵要搶中央火車站,因為打下這個地方就會切斷城內蘇軍與外界的聯絡,蘇軍傷亡再大也得來救,來反攻,那樣就不用一堆堆廢墟搜過去了。
史泰林格勒戰役中,最激烈的時候中央火車站一週內十三次易手,基本上蘇軍德軍都只能佔領半天又被對方攻回去了,成了一個巨大的絞肉機。
張飛不知道後世戰史,但他現在就是歷史的一部分,他親自經歷這一切後,就靠敏銳的戰場天賦捕捉到了這個指揮的神髓,然後也就不急著反推出去了,甚至要改為隱瞞李傕的死訊,甚至給敵軍假傳情報說李傕危殆急需救援,逼著敵人來絞肉機上送死。
偏偏“李傕沒死,亟待救援”的訊息,敵人還很樂意信,哪怕相反的訊息傳出去更早,他們也想當然覺得“說李傕死了的肯定是敵人散佈的假訊息,說李傕還活著的才是真相”。
李應李進等李家將領,如同潮水洶湧,一個從未央宮東門外蜂擁衝殺,一個從西面拼死救援。
未央宮東西兩門外,都有一片比較開闊的廣場,地勢正好作為戰場。
東門廣場再往東,就是漢武帝時期擴建的建章宮,建章宮與未央宮之間有一條河,叫泬水,是渭南的一條支流,穿城流過宮廷。泬水兩岸的土地比較平整但稍微泥濘,戰馬根本衝不起來,所以集中了叛軍的步兵主力。
西門廣場再往西則是長樂宮,而中間的廣場上也佇立著一些建築,分別是武庫、京兆尹府衙和一些廢棄的府邸遺址,包括西漢是建成的霍光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