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0章 大展旌旗,以壯軍威,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百頭大象,佔了不小一塊地方,之前在出華亭時都是餵飽了的,昨天在涇河高原上行軍,還需要配套計程車卒不時割草和砍灌木給大象吃。

關中乾旱,涇河高原今年種田收成會暴跌,不過樹木植被倒是不至於全部枯死,所以養大象打個一兩場戰役還是撐得住的。

而且大象雜食性比較強,幾乎什麼樹木的枝葉都能吃,小的灌木甚至能連拇指粗的莖稈一起吃掉。哪怕旱季有樹木枯萎了,乾草幹葉也能吃,只要多喝水。

“這些象養得不錯,沒有耗費隨軍的戰馬料,就能保持住戰鬥力,你用心了。”劉備拍拍大象鼻子,滿意地表揚李恢。

李恢笑道:“大王明鑑,這一路上來,走一路就吃出一條路來,沿途六十里,寬數丈,草叢矮樹都吃沒了。”

劉備摸了摸大象身上披掛的裝備,似乎是剖開的長毛竹,直接連竹節都沒去掉,打孔後用麻繩綴連起來,風格非常粗獷,給大象披了一層輕便而又厚實的毛竹甲。

毛竹輕便,又比木頭防刺防箭效果好,平時人穿的盔甲以竹製為劣,主要是因為毛竹圓弧比較大,不容易做平,然後等重情況下厚度大,影響行動。

但大象只要渾身掛一套鎧甲,不用穿戴,腿上也不需要保護,就軀幹披著,所以也就不存在厚度影響靈活的問題了,還省錢。

南方毛竹多得不要錢,這玩意兒還不用精加工。大象掛在身上,就跟人類夏天坐的麻將竹涼蓆差不多。

劉備看著,居然有點“織蓆販履”的親切感,雖然他小時候織的是草蓆不是竹蓆。

檢查完大象的“盔甲”之後,再往上看,還能看到大象脖子後面一米左右,有個類似鞍的東西,鞍後面還有一個轎廂,都是用很粗的麻繩繞一整圈綁在大象背上。

象鞍劉備倒也理解,他之前見過駕象的蠻兵手上拿著兩根削尖的短矛,只有竹尖沒有鐵頭那種。駕馭戰象的時候就靠短矛輕輕戳大象的兩個耳朵,利用大象的痛覺控制方向,戳左耳朵就是往右轉、戳右耳朵就是往左轉。

(注:其實大象是比較容易受驚的動物,實戰中如果有敵軍神射手能精準瞄著一邊耳根射,也有可能誤導大象轉向橫衝。但一般都是亂射,所以不如馴象人的控制效率高。)

不過象背上那個比鞍還大的轎廂,劉備就有些不理解了。

李恢就給他解釋,大象馱運能力極強,聽右將軍說,他博覽群書、見過西域史書,說泰西之地有古國迦太基,是跟當年班超所開拓的西域商路諸國有過貿易的,那邊的戰象就搞轎廂,能坐三人,除了馭手之外,其餘人持弓放箭。

所以這次李恢出兵之前,按李素的交代,裝了一百部原本不適合機動作戰的諸葛連弩在象背上。因為連弩沉重,大象也有點吃力,所以選計程車兵都是儘量瘦小體輕的蠻兵,一個瞄準放箭一個專職裝填。

考慮到連弩的彈藥消耗速度太快,射完的時候射手也要幫著一起裝。

連弩最大的弱點就是笨重行動不便,所以沒法追著敵人射,另一個就是射程太近了。但跟大象一配合,似乎就能解決。

大象本來就是衝到人堆裡用的,敵軍看到了或許會躲開、然後用兩丈長矛抵住、保持距離引導大象衝過陣去。但有了連弩,那些列槍陣抵著大象的敵人就完了,才隔著十步遠被貼臉噴,簡直酸爽。

劉備聽了李恢的戰術描述,都忍不住微微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對明天的決戰更有信心了。

……

一夜無話,劉備李素雖然半夜才睡著,但醒來後還是精神很亢奮,大軍四更造飯、五更天已經吃完、歇息了一會兒,然後出營列陣了。

對面的李傕軍也差不多,五更天出營,緩緩行軍七八里地,走到早上辰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亞歷山大四世

季敏傑

殷商玄鳥傳

摟住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