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1章 看菜下飯的精髓,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藉著雙方戰馬對沖的巨大慣性,被長槍正面扎中,哪怕穿著再堅固的整片式鍛鐵胸甲,那也是扛不住的。
因為這股巨力的傷害,遠比百斤重錘的鈍器傷還狠,穿著鐵甲最多導致對方的長槍也斷頭、槍桿碎裂,但被擊中的人也會臟腑重傷,直接吐血而亡。
足足近百名胸甲騎兵,都是直接吐血墜地,雖然西涼騎兵的損失規模要更嚴重好幾倍。
“不要正衝!錯身而過時保持距離!纏鬥住!用馬刀!”趙雲一邊帶著騎兵隊返身衝第二波,一邊想盡辦法扯著嗓門喊、提醒自己的下屬注意作戰方式和戰術細節。
可惜這種太詳細的安排,對方上了場能記住多少,只有聽天由命了。這種太細節的命令,也無法用旗號與鼓角傳達,靠趙雲喊也沒多大用處。
道理其實戰前趙雲練兵時都講過,說到底是士兵的接受度不行,很多人沒有跟西涼正規軍的大騎兵團這樣打過,上了戰場腦子一熱一片空白,還是會把原本衝陣凌虐敵軍步兵時用熟了的戰術拿出來用。
記住幾分,應用幾分,只能看每個士兵自己的造化了。活過這一戰,躲過西涼人幾次長槍衝鋒刺殺,反殺幾個西涼兵,戰後就能成長起來,把這些注意事項刻進肌肉記憶裡。
戰鬥時的反應,說到底不是靠大腦來思索的,那都是肌肉記憶肌肉反應,千鈞一髮的時候怎麼見招拆招,哪有時間去想。
又是兩輪衝殺之後,隨著雙方的馬力都有所下降、速度也都降了下來,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陣型愈發混亂,趙雲和張繡總算是轉入了騎兵的盤旋搏殺。
張繡經驗不足,一開始覺得跟趙雲對沖時的交換比勉強還能接受——雖然按照這個交換比打下去,最後肯定是張繡先覆沒,但張繡相信他還遠遠沒覆滅之前,李傕段煨就能在中軍正面戰場對關羽贏得決定性優勢,然後來夾擊趙雲。
不過,隨著騎兵速度降下來之後,張繡很快意識到了不對勁——長槍衝刺的慣性巨力衰減之後,光靠槍尖本身的破甲刺殺效果,面對對面那些穿著胸甲的騎兵,效果就陡然降低了。
除非是張繡自己這種高手,全力灌注直直扎中正面,倒是還能在槍頭被磨損的情況下,扎穿胸甲的。但稍微武藝差一點的,只要不是扎得很正,就容易被弧面的胸甲打滑彈開。
低速對沖時,趙雲的騎兵也更容易掌握雙方距離了,而騎槍衝鋒可以調整的角度是很小的,只能對側身離你半丈多的敵人有效刺擊,稍微遠一點就容易槍桿過斜、扛不住槓桿作用的反衝效果,哪怕及時棄槍,自己也容易被反作用力掃下來。
而趙雲的騎兵一旦保持了距離,就可以馬刀長槍一起來,趙雲軍打造的馬刀刀刃長度似乎也比環首刀要長,按說槓桿作用下也很容易掃掉、反作用力導致自己不得不棄刀。
但張繡很快發現了秘密:趙雲的騎兵帶的長馬刀、刀刃弧度也更大一些,比環首刀更彎曲。所以在騎兵對沖的時候割中了敵人之後,更能夠卸力防止自己被反衝落馬、或是不得不棄刀。
沒辦法,漢朝軍隊制式的環首刀,是步兵騎兵通用的,步兵不需要考慮相對速度過大、衝鋒砍殺時卸力的問題,也就沒必要浪費鋼材、加大鍛造難度鍛造麴率更彎的刀。騎兵沒有專門鑄馬刀,也就步兵用什麼他們就湊合著用。
而趙雲的部隊,這幾年在益州練兵時配屬的新刀,已經接近了隋唐時期,突厥和阿拉伯國家的彎刀曲率,專門為騎兵衝鋒卸力緩衝設計過。做到橫向攻擊範圍更大、但反作用力卻比環首刀還小的優異人體工程學效果。
這玩意兒就是配合著胸甲出現的,就是不讓專精長槍的敵人利用鈍器和慣性力量優勢、跟你“眾生平等”換命,而是把敵人的騎兵拉到一個相對低速纏鬥的戰場上,讓益州軍騎兵的甲冑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