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隨機應變(八千字大章),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救不救。得是全域性考慮。
而且現在猛攻李傕也是利用李傕跟郭汜還未會師,要是會師了之後會比現在更難打,那不是傷亡更重了。”
關羽也意識到自己剛才說錯話了,連忙表態:“大哥我不是這個意思,這不是一時情急……”
聽了劉備和關羽的爭論,一旁的李素倒是有所啟發,他也再次研究了地圖和戰況,發現未必沒有隨機應變的可能,便等關羽說完後,也幫著勸解:
“大王,我軍一開始是打算把李傕郭汜各個擊破,但仗打到這一步,意義倒是不大了。隴山戰場這地方,無論哪一處,都是地勢狹長,易守難攻,所以誰主攻誰就要吃大虧。
就算我們只面對半數之敵,只要我們被迫主動進攻,所要遭受的額外損失,說不定已經能抵消掉敵軍倍增之後敵方的強度提升。
另一方面,我一開始堅持建議大王各個擊破,也是希望以嚴顏防守的渭水河谷與陳倉城,來作為隔斷李傕郭汜的主要屏障,街亭這邊只是次要的,當時只想過郭汜會從西邊一側攻打街亭,沒料到街亭會遭到東西夾擊。
而街亭的險要顯然不如陳倉和隴山渭谷,是不足以承受住東西夾擊的,會最終失守也是正常。仗打到這一步,有條件地放棄街亭、把張任的部隊撤下來,也不是不能接受。
如果張任能全身而退,給敵軍造成重大殺傷、並挫其銳氣,也算是階段性的目標達成了,我們還可以設計更好的修正計劃,把李傕郭汜消滅。”
劉備倒是沒想那麼遠,他還停留在不出賣戰友的層面,聞言後倒是很有興趣,也不建議兼聽則明一下,便示意李素詳細說。
李素指著地圖:“我之所以一開始沒料到李傕繞北數百里接應郭汜,也是考慮到安定郡境內相對貧瘠、百姓貧窮,官府倉廩也不充實。臨涇、涇陽等縣所能支撐的軍糧,也不夠十幾萬軍隊吃多久。
李傕郭汜要是會合了,在安定郡境內只要拖延半個月以上,必然會需要從京兆地區沿涇河逆流運糧增援。而且到了涇陽後,還要走陸路運輸百餘里到華亭、再從華亭運送數十里到隴關、街亭。如此則運糧損耗極大,不足以支撐其久戰。
相比之下,我軍若是最終放棄街亭,回退七十里就是隴關、再往下游回退五十里就是咱現在所在的汧縣。這裡是渭水支流汧水沿岸,水路運糧極為便給,跟運到陳倉幾乎是一個成本。
到時候就算李傕郭汜會合了,他們糧食不如我們持久,就只有三個選擇,最笨的就是頂著損耗與我們相持,不過一個月定然糧盡崩潰。
第二個就是被迫與我們速戰速決,但那樣他們就得承擔主動進攻的不利——前面也說過了,在這隴山夾谷之中,誰進攻誰就不利。他們就算合兵十七八萬人,進攻我們八萬,對我們造成的損失,也未必比我們現在憑八萬人攻打李傕九萬人來得大。
最後一條,就是敵軍在發現他們要陸路運糧近二百里路,扛不住了,準備先後退到華亭跟我們相持,而這時候我們也不用急於逼到華亭,可以繼續留在汧縣,跟他們隔開五十里對峙,確保一里路的山地運糧損耗都不承受,這樣他們還是耗不過我們。
那他們就得從華亭再大踏步後退,退近百里,一直退到涇河河邊,確保能直接水路用船拿到糧食,這樣才能相持下去。而他們退往華亭,再退往涇陽的過程中,這一兩百里,十七八萬大軍、步騎混雜,要整齊後撤,能不露出破綻?
只要露出破綻,而且是在過了華亭之後,相對開闊的涇河高原上露出破綻,咱有子龍、馬超的騎兵迂迴截擊,趁機咬下來幾塊,讓雲長蜂擁追擊,給敵人造成的損失,未必比現在強行各個擊破少。”
劉備聽了之後,不由眼神一亮,忽然覺得隨著客觀條件的明顯變化,也不是非要堅持“集中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