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章 初到荊州,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外,比如造船時用了長度足夠從船頭通到船尾的大樹,因為不用拼接,這些大樹加工出來的船板,等於是歪打正著起了龍骨的作用。

而李素希望的,則是工匠們要刻意去設計龍骨框架,形成常例。造船的時候在船底縱方向上,不但要鋪設“主龍骨”,還要鋪設跟主龍骨平行並列的“旁龍骨”,再用垂直交叉的“肋骨”把主龍骨和旁龍骨連線起來。

這樣的造船水平基本上就達到唐宋和同期阿拉伯海船的程度了,長寬比做到五倍以上也不怕被狂風巨浪折斷船體,船體修長流線型之後航行速度自然也快,乘風破浪更加省力。

歷史上造船的龍骨技術,最早還是北歐的維京人諾曼人在8世紀初發明的,用在“維京長船”上,相當於東方的唐朝中前期。不過維京長船沒有甲板沒有船艙,就是個敞篷船,在維京人之後沒多久,大唐和阿拉伯人就各自獨立發明了龍骨技術,而且造出來的是有多層船艙的船。

到此為止,在李素的方向性指點下、工匠們的自行琢磨下,糜竺家的船廠可以造出有水密隔艙、龍骨結構、穩定鰭面的大沙船,最大噸位也可以從四百料再往上漲。

目前李素坐的是六百料,但將來在龍骨船指導思路下繼續放大,八百甚至更大的船也沒問題,這就已經比遣唐使時候的船還先進了,跑跑邪馬臺或者身毒國、林邑國毫無問題。

誰讓李素自己不太懂造船呢,他只能提供指導思想,讓工匠們潛移默化地“日拱一卒”,用上幾年時間去鑽研進步。李素最多事後給工匠們一些激勵,再設法把他們的造船技術形成圖冊、雕版出書,將來天下太平後推廣免得失傳。

……

船隊在僰道裝好了大量的鹽和鐵器軍需後,一天之內過江陽,又一天就到江州。李素繼續催稿王粲的《英雄志》,最終拍板印刷。

蔡琰則趁著夫君催稿印書的時間差,去幾個月沒見的父親那兒膝下盡孝幾天。蔡邕畢竟是巴郡太守,職責在身過年的時候也沒法去成都,父女新年都沒見上。

幾天之後,把印好的《英雄志》全部帶上,李素的船隊才再次起航,也正是到了這個時候,李素才跟妻子商量,說他要去荊州公幹軍務兩個多月,時間不久,讓蔡琰就當是遊山玩水了一圈後,回去郫縣好好照顧家裡。

“原來這幾天路上對我這麼好,是要把我甩開!”蔡琰一時間還有些炸毛。

“為夫借了那麼多東西,全家跑了別人心裡不安吶,現在需要的就是示敵以虛,乖。”李素少不得把他的考慮擺事實講道理說清楚,強調這次真沒多久,他有劉備的王命在身,七月初絕對回來了。

看在這些日子游山玩水大開眼界琴瑟和諧的份上,蔡琰總算是識大體,最後折衷表示,說她這輩子還沒見過長江三峽的奇景,跟著李素的船隊再送兩天,到永安看一眼瞿塘峽的天險雄姿就回來,不出川。

這個理由李素倒是沒法拒絕,畢竟蔡琰也不差晚三四天回到成都,就多陪陪她吧。

也正是到了這一刻,李素才意識到這個時代大部分的女性是有多麼缺乏旅遊的機會。蔡琰算是拋頭露面大江南北走得比較多了,但很多險要的天然美景還是一輩子看不見。又沒什麼別的娛樂活動,女生看一眼長江三峽說不定能吹一輩子。

李素就帶著妻子婢女,又多陪了兩天,最後在永安城才分了幾艘船,護送蔡琰她們回去。

臨走的時候,蔡琰還感慨不已:“不愧是天開一線,峽張一門,瞿塘雄關果然名不虛傳,難怪荊州人自古如此難以攻入益州呢,此處艱險,不亞於劍閣。”

蔡琰還一時興起,作歌行一首,自己譜曲吟唱。臨別時分,還忍不住最後埋怨吐槽了丈夫一句:“嫁給你真是累,還要坐鎮府中管全家的事兒,你納妾吧,那樣我就不幹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亞歷山大四世

季敏傑

殷商玄鳥傳

摟住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