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6章 打著修理的旗幟,走著拆除的路子,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覺得誅其首惡、不罪無辜(曹操說的是“但付一獄吏足以”)
承認了靈帝的好處主要在水利方面後,李素就更方便扯虎皮拉大旗了。
他讓諸葛亮拆西苑和畢圭苑遺址找可用之材廢物利用時,打的是“改造翻修、與時俱進”的旗號,而不是直接拆毀。
這個措辭態度,倒是跟後世乾隆“翻修明十三陵”的事蹟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韃子拆明皇陵肯定是要譴責的,李素這個只是拆皇家園林奢靡之物,性質完全不同)
乾隆那事兒,連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都梗概地拍過:
乾隆因為乾清宮失火要重修,找不到足夠多足夠好的金絲楠木木料,因為清朝時金絲楠木因為生態惡化砍伐過度基本上找不到大樹了。
乾隆遊明十三陵的時候,發現明朝人還有很多上好的金絲楠木老料子,就讓“翻修”十三陵,金絲楠木拆下來他自己用,給十三陵換上新的差木頭。
李素用同樣的招數解決靈帝少帝懷帝的歷史遺留問題,徹底不被雒陽的各種遺址束縛,也就駕輕就熟。
這裡面的思考曲折,有些不方便直說,所以諸葛亮跟兄長聊天、幫兄長講解參觀的過程中,也沒有都說出來。
他只是挑能拿到檯面上的話來說:
“兄長切勿以為李師這是要拆除靈、懷遺蹟。他這是幫先帝重新修葺整頓氣象,順便也與民同樂,為先帝積攢遺德。
子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所以要修復先帝過失、積攢遺德,關鍵就是‘與民同之’。
畢圭苑舊址,作為皇家園林不讓百姓與天下讀書人同樂、共享其利,那才是虐民獨夫所為。如果改造成天下士人共享其澤,還有誰會抨擊?”
諸葛瑾聽了弟弟一番曲線救國搞基建的大道理,也是饒有興致,很想知道李素打算怎麼誆騙:“哦?願聞其詳?不知司空打算怎麼個讓先帝遺址與民同樂?”
諸葛亮:“李師在張榜招賢,廣招天下擅工巧之名匠。打算把畢圭苑那些極盡奇巧的奢靡損毀部分徹底拆了,外面的宮牆本就殘破,也都拆了,磚石材料拿去給百姓修屋取用。
不過核心的水法臺閣部分,倒是可以留用改造,畢竟那些地方的溝渠、水塔、上下夯臺導流基建,都還能用,當初為了引水,工程量那麼大,廢了也可惜。
所以李師打算把這部分改造成將來的北場貢院——陛下將來遲早是要從長安遷都雒陽的。科舉考場貢院也要遷過來。
如今朝廷分南北場貢院,南場貢院在襄陽,就是李師在荊州當總督時造的,已經積攢了些經驗。
貢院也要數千人規模的澡堂,以防考試夾帶作弊,還省了搜身有辱斯文,還確保貧富舉子在進場之後著裝體面一致。
這城南畢圭苑的水法舊址,蓄水塔的舊臺子,都可以直接拿來作新貢院的水塔。到時候造好了,肯定比襄陽的更加氣派,也顯得大漢朝三興之後,優禮英才、人君重賢納諫。”
把皇家園林遺址,改建成天下舉子考試的地方,天下讀書人只要有本事,都能來享受這個前皇家園林的豪華,這也算是最高階別的與民同樂、仁德堪比文王之囿。
有這麼個積德的大招牌頂著,李素把漢靈帝留下的其他全部遺蹟想怎麼拆了廢物利用,都沒人會多嗶嗶的。
“那司空還真是……奇思妙想啊。”諸葛瑾聽完弟弟的解說,也不得不瞠目結舌於欽佩李素的腦洞大開。靈帝的畢圭苑變天下貢院,排場。
諸葛瑾正感慨著,這一路順著伊水遊歷參觀的旅途也差不多結束了。他們緩緩騎了半天馬,進了伊闕關又走了二十里,已經到了畢圭苑遺址,李素正在這兒設宴款待他呢。
諸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