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5章 別說陛下沒給你們進行哪項變法的選擇機會,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卻也值得借鑑。”

劉巴口中提到了“商稅折抵國債”,這玩意兒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因為早在今年夏天的時候,劉備覺得打仗錢不夠,已經跟李素商議過商稅改革的事兒了。

李素當時勸他持重,暫時別拿來說,等等機會,但隨後就建議劉備發了這個債,鼓勵勳貴富商提前認購、將來是算利息的。現在多認購三個億國債,未來幾年後或許可以少交五億商稅,如果朝廷拖欠的年限更久,利息甚至會更多。

所以,抵稅國債是已經發了,只是未來如何抵稅、商稅怎麼改,如今還沒定。

這種具體償還方式還“八字沒一撇”的所謂“國債”,當初自然是受到民間富商的懷疑的,認購積極性不高,但還是都賣出去了。

主要是很多人也看出來了,這種國債未來能不能兌現,不光要看劉備的朝廷有沒有信用,更要看劉備是否有把握統一天下。

畢竟,這就等於西方的戰爭國債了嘛,有一定的投資對賭性質,你把錢借給能打勝仗的國君,打贏後連本帶利回來的機率就大。

要是借給打敗仗的國君,他輸了之後自己的國家都滅了,你去問誰要錢?他的敵人可不會認賬。

眼下這節骨眼,劉備是絕對不怕袁紹或者曹操學“發戰爭國債”這一招的,因為關東富豪肯定心裡沒底,不敢買怕血本無歸。曹操袁紹想要這種錢,除非強行攤派、實為明搶。

劉備是今年夏秋之際發的,一開始民間不想認購問題也不大,畢竟有那麼多勳貴託底。包括李素也象徵性買了三個億——

他其實可以多買多賺,以後少交更多商稅,但一來利息賺頭也不算非常大,二來他也犯不著落人口實,讓將來錯過國債的人後悔了背後嚼舌頭,說李素有“內幕訊息”所以多買。

因此,李素擺出“大家都要我就不搶,大家都不要那我就上,就當為國家做貢獻”,姿態很清高,最後認購額度也只是跟其他幾大家族一樣。

李家、諸葛家、甄家、糜家,都是買了三個億,劉備自己的內帑花了十來億,加起來就有二十五億了,最後十個億分給關羽張飛魯肅還有其他家裡有豪商產業的家族認購。

連劉巴楊洪這種激進的經濟改革派家族都認購了一個億,其他京兆韋杜、犍為陳氏、荊州蒯氏、還有幾家荊南做南海交州珍貨貿易的家族如董和等,涼州做販馬外貿的家族,包括馬超家,都是捏著鼻子心懷狐疑各買幾千萬。

……

劉巴苦口婆心勸諸葛亮要注意節約、真要是拉著十八萬新兵按戰時待遇去修河,朝廷一年起碼又是五十億以上開支,如果用了新的工具、耗材技術,可能還不夠。

一番激烈辯論之後,諸葛亮總算是被“說服”了,然後在劉巴的引導之下,把“府兵制”拿了出來。

當然,諸葛亮提府兵制,肯定會另找依據,比如假託借鑑關東曹操的新“軍屯制”。

屯田制度劉備陣營這邊也是不陌生的,早在遼東的時候,跟糜竺就用過屯田制安頓流民擴大生產。而且糜竺的“早期投資借貸”做得比曹操還好呢。

畢竟糜竺這樣的超級大富商,還是放貸起家的,大漢朝土地上就沒有人比糜竺更懂如何放好高利貸。

不過,曹操畢竟是原本歷史上屯田制的正主,曹操弄屯田也有其獨到創見,那就是前幾年他發明了“軍屯制”。

跟後世的府兵制相比,“軍屯”的區別只是官方主動組織生產,同時官方要給種田的人提供耕牛農具和種子這些早期啟動資料的借貸。

而後世府兵制這些都是一概沒有的,朝廷不提供原始資金,區別則是府兵制下拿了朝廷的授田後、要承擔的兵役義務輕一些。

比如軍屯制下一家人種了官府一百漢畝的田、拿了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好男兒留什麼辮馬仲英

三頭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