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2章 冊封公爵,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起來不整齊,也增大了其他大臣的禮儀負擔,不利於朝廷團結。
不名,則意味著覲見的時候宮廷常侍報來人身份時,只報官職不報名字,這本來隱含了一種“皇帝跟咱交情很熟,只說官名皇帝就知道是誰”的暗示。
關羽張飛李素跟劉備當然是熟得不能再熟了,不名劉備也知道是誰來了。但這個待遇也不該作為公爵的普遍待遇推廣,不能保證未來每一個公爵都是跟皇帝熟到稱兄道弟的。
所以,為了制度建設,即使李素和關羽等人這輩子註定可以拿到“不名不趨”,也要分開給。
……
商定完郡公冊封的全部細節和待遇之後,下一個關注點就是李素這個郡公的封地究竟在哪兒。
按照常理,大部分公侯爵位都會盡量選擇受封者本人的祖籍所在。
但考慮到李素名義上的故鄉中山郡還沒光復,而且劉備私下裡也知道“伯雅早年在中山的出身不太好,也沒什麼親戚”。
所以劉備一貫是想幫李素迴避早年經歷,哪怕當年劉備做不了主,也會盡量為李素斡旋他實際控制的轄區,給一個實封——比如當初劉備盤踞蜀中,給李素斡旋爭取來的郫侯,其實就花了很多代價。
(注:李素“十八歲之前,做過比督郵書掾更卑微的工作”這段履歷“黑歷史”,世上只有劉關張三個人知道。但他們都很仗義選擇了幫李素保密。所以官方對外宣傳口徑,都是李素一工作就是督郵書掾。劉備知道這一點,所以也知道李素毫不懷念中山老家)
如今,益州已經治理多年,而且蜀地人口稠密、之前受戰爭的破壞也比較小,已經和平了八年了,人口增長恢復明顯,成都平原就那麼大平原面積和發展潛力,後續發展都只能往工商業上走了。
而且,天下統一程序推進到這一步,蜀地因為交通條件的不利,已經很難繼續作為往關東、往東北方推進的後勤基地了。
畢竟從華夏大地的最西南角打回最東北角,蜀地除了提供軍工武器和其他高附加值工業品之外,別的農牧產品和基礎的林礦產品都沒法外輸,運輸成本太大。
天下一統之後,劉備的朝廷越往東遷移,反而要防止蜀地出現一家獨大的勢力,避免割據的嫌疑。所以為了朝廷也好,為了保護李素、幫李素避嫌也好,劉備都選擇了在李素新光復的佔領區,也就是揚州地區,給李素選了一個郡作為封地。
江東前線三郡丹陽綜合發展最好,是江東政治中心,但目前還沒收復。人口和經濟原本是吳郡最好,不過吳郡民風更闇弱,民不尚武,所以軍事潛力太弱,不像丹陽郡可以徵出山越族的丹陽兵。
發展最差也最地廣人稀的是會稽郡,不過那兒發展潛力上升空間也最大,還有漫長的海岸線未來可以發展航海,於是李素就被封為會稽郡公。
另外,劉備考慮到李素將來可能還有爵位封邑方面的上升空間,而且會稽郡面積大,縣的數量很多,所以沒有一次性把整個郡封給他,只是劃了十個縣作為封地。
未來李素再立其他功勞,要擁有跨郡的封地,是很困難的,但是在本郡再多拿幾個縣,增加封戶數量,阻力就要小得多,李素繼續立功的動力也大得多。
劉備這麼安排,也是又埋伏了一個“祖宗之法”在裡頭,給後世帝王子孫學習模仿。
劉備知道李素擅長種田搞建設,而且他跟諸葛亮師徒那些小巧的工業發明也層出不窮。到地廣人稀山越人密佈的邊郡當公爵,李素於公於私都會幫忙建設自己的封地,也好擴大屬於自己的財源和賦稅。
同時,目前的揚州和荊州,才是未來對抗曹操的最前線。戰後把揚州恢復生產一下,將來還可以出兵奪取淮南,作為統一天下最後之戰時的一路重要力量。
於是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