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3章 南北兩路開花,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810章南北兩路開花
諸葛亮做事從來不是拍腦門決策的。
所以他敢拿出腳踏實地的排查解決方案,就一定是深入調研、格物致知,充分做過實驗了。
所以這裡面的決策過程,還是比較漫長的,看似李素最後一場專案決策會議就把事情搞定了,但前前後後的配套工作不知凡幾。
李素一行,最後花了遠遠比預期更長的時間,幾乎整個四月份都泡在宛城、博望、昆陽三地。
拿出思路之後,還要送上馬送一程,教會下面的人具體如何操作、後續如何做對比實驗排查。
親自手把手示範一次:如何對比測試某段河床下的地質結構,是否能蓄住地下水。
否則以當地工部一線官員的智商,就是給他們把對照實驗方案寫下來照著看,他們也不一定會做。
就好比一個初中生學渣,化學課本上明明白白寫了實驗步驟,也預習過課本了。但第一次去實驗室的時候,就一定會操作了嘛?不會的照樣大有人在。
不過,這一個月的視察、磨合、指導期間,諸葛亮和李素也不是始終都那麼忙。
就好比實驗室裡的化學老師,一部分時間要講課,剩下的時間只要盯著學生操作別出危險。運河工地上,那些基層的工部官員執行指令、試手磨合的時候,諸葛亮就能幹點自己的事情。
而他的夫人黃月英,則是全程都可以幫丈夫忙自家的私事,把諸葛亮想到的那些創意點立刻著手實驗。
從四月中旬開始,諸葛亮大致把“目前的青瓷燒製配方改良”這個思路和議題完善了一下,然後他自己就抽空打理,黃月英也每天幫他,還從後方老巢犍為郡加急調了一些燒青瓷的工匠來。
信使走漢水、長江水路,哪怕是日夜行船,往返也要一個多月,所以諸葛亮本人倒是沒有在南陽郡留到那麼晚,沒等到青瓷匠人大批抵達。
不過,這些諸葛家的匠人,最後還是在五月份的時候,第一次做出了初步實驗,即在原有青瓷配方中,摻入了一定比例的高嶺土,燒出了表面瑩潔光澤、顏色白裡透著黃綠的瓷片。
當然,這僅僅是白瓷甚至未來青花瓷的第一步,只是證明了摻入高嶺土、確實利於做出顏色泛白又能保證光滑瑩潔的瓷片。
但這次的配方顏色還是不夠白,反而那種土黃色比青瓷更重了,這顯然是高嶺土、蒙脫石等成分本身略帶的微黃顏色在作祟。而留下的淡青色,也變得不是那麼純正。
這種半吊子不上不下的瓷器顏色,暫時市場前景還是比較堪憂的,除非能調出純白,或者至少是完全去掉土黃,才有可能市場前景比青瓷賣得更貴。
另一方面,初次實驗只是在瓷的顏色上有所改良,但燒出來的瓷片的物理特性卻是反而削弱了的,瓷器變得更加脆硬易碎。
而且對於燒窯時、最後出窯前的降溫把控要求也更高了。跟原本燒青瓷時那樣比較粗獷快速地降低開窯溫度,會導致這種帶淺白色的瓷迅速開裂,產生龜裂紋。
甚至是後續日常使用中,如果直接冷器狀態下澆入剛剛滾沸的水,這種淺白瓷杯也會爆裂。這樣的物理特性,連用沸水沏茶都做不到,肯定是不能用的。
後續調節好配方配比、把顏色問題徹底解決,沒個半年三個月的體力活、毫無花哨地踏實做實驗,估計是解決不了了。
而解決燒窯溫度變化、其他對成器物理特性進行技術調節,這方面的技術試驗,估計也是以半年為單位的。關鍵是這兩道實驗很多環節還沒法並行測試,因為會相互影響。
過程中還得高薪養著這批後方培養出來的燒瓷匠人,而且前方的保密工作也不如後方犍為郡那麼容易做,總之諸葛家的開銷還是非常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