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9章 平定吳越_77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是他姐姐“吳國太”嫁給孫堅後,他們這一支才遷徙到錢塘縣。
只不過,因為歷史上孫堅孫策回江東的過程中,對江東本地世家大族殺戮過多,又重用江北淮泗將領統治江東本地人,所以才導致孫家這個根正苗紅的吳郡人被視為外來戶。
吳家在吳郡算不上四大家族,卻也是大戶人家,排進郡望前七八名還是做得到的。
被張紘這樣不給面子的勸說,也讓吳景意識到,他身邊的投降派數量怕是不少,這讓他頗受打擊。
雖然,這點他早該想到了,但人的內心總是希望遮蔽掉壞訊息,像鴕鳥一樣讓噩耗來得越晚越好。
同為孫家親戚的徐琨還想怒斥張紘的投降理論,但作為張紘幕僚出身的文官秦松,已經抗聲直言、附議張紘的說法,還隱隱然表示吳郡大多數文官都是這麼想的。
吳景要是死硬到底,吳縣這區區幾千戰兵,乃至那些更不可靠的臨時招募農兵,有多少會為孫家賣命,已經是顯而易見了。
吳景最終還是慫了,嘆息著託付張紘:“張公可能去顧雍那兒,討個準話?我吳縣吳家和錢塘的分家,都不會被認定為孫家黨羽麼?”
張紘誠懇長揖:“請府君放心,屬下一定去顧雍處,據理力爭,他答應的事兒是不會反悔的。
相信不僅吳家不會被清算,即使是孫家,只要是遠房支屬、孫氏當政後依然住在本鄉的,將來也甘心安安分分繼續做富家翁,都可以在原籍居住。
說到底,孫家也不是叛漢,只是天下大亂、正朔有二、遠人惶惑而已。沒有認清正朔,又談得上什麼不赦之罪?”
孫家掌權之後,但凡稍微親戚關係近一點的,比如堂兄弟級別的,哪個不是去吳縣或者建業掌握實權。
如果還住在富春老家,顯然跟孫堅關係已經比較遠,在孫策孫權時期都沒出仕,也就沒必要牽連太廣。
張紘這番話,也是說得非常巧妙。把吳景的擔心和對孫氏罪行的認定,往“遠人惶惑”上靠,他也希望顧雍能接受這個定性、並且上報李素蓋棺定論。
只要接受了這個政治定性結論,吳景才能安心投降。
吳景嘆息著派張紘去交涉。
見完顧雍之後,回覆果然如此,答應了關於吳家和孫家親屬的處置方法。還表示吳景可以把吳家孫家的財富運走,只要吳縣無血開城,不會洗掠他們的私產。還允許他帶私兵和家奴走。
顧雍甚至表示,吳家那些田地房產這些帶不走的,他顧家可以按官價贖買,但必須在兩天內估算一個價格,收拾好立刻滾蛋,這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當然,其中最關鍵也是最看重的一條,還是顧雍確實接受了張紘“遠人惶惑、誤識正朔”的說法,縮小了打擊面,把清算控制住了。
“顧元嘆雖然說話強硬,倒是乾脆磊落。也多虧張公能言善辯,分明事理,也罷。”
吳景也不想在吳郡搞破壞,直接下令全郡投降,還按顧雍的要求,寫了幾封給會稽郡各級官員的信,希望他們也配合顧雍。
兩三天之內,吳郡其餘六縣陸續投降。
吳景自己隨後帶著姐姐和自家的子女近親屬,帶著細軟家產坐船去江北廣陵。顧雍也很君子地放行了。
……
八月二十三,顧雍一行收復了浙江以北諸縣,最後收復的便是虞翻代守的餘杭、錢塘、富春三縣。還有八千名不願意跟著周瑜去夷洲的吳軍士兵,也直接跟著虞翻一起歸順了顧雍。
算上吳景投降時交出的五千士兵,此番南下已經成建制收編了一萬三千正規軍,都是江東擅水之士。後續趙雲也能從其中再擇揀一些直接補充道南征的部隊裡去。
顧雍也照例以布政使身份安撫地方官員,梳理官吏軍民戶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