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屯田不是請客吃飯,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字的辦法是魯肅和田疇想出來的,也是確權明責,為了大家好。要是不刺字,就憑這些流民誰也不認識誰的治安狀況,說不定秋收之前很多人就會被殺害奪走“田契”,刺在身上好歹保證了他們的人身安全,不會被殺人奪寶。
李素在聽說後,倒是沒有反對,只是出於不忍,教給了魯肅十個身毒國數字,讓他轉教給刺字的小吏。
讓他們編號刺字的時候可以少刺幾個筆畫,這樣小吏們輕鬆、幹活速度加快數倍,饑民也少受些皮肉之苦。
所謂身毒,也就是印度了。所以身毒數字就是阿拉伯數字,三國時代印度那邊早已發明了。李素此舉並非賣弄,純粹是出於仁義。即使流傳開去,也是簡化了全國上下的記賬便捷性,就當是一個世界性中立BUFF吧,無形之間功德無量。
在魯肅和田疇的兢兢業業之下,二月上旬這幾天,數萬來投流民的屯田總算被安排了下去,數百名小吏個個累成狗,每人要給好幾百戶辦理手續、還要發放口糧種子做賬、分配租牛。
但好在是沒怎麼耽誤農事。等有收成之後,這些人就可以反哺,也不會再拖累劉備軍的軍糧了。
為了兼顧收穫速度,田疇建議不要全部種主糧,多種一些可以較快收穫又容易勉強果腹的熟菜。
而在主糧品種選取方面,魯肅則力排眾議,建議把沿河最好的地塊種植上水稻——魯肅也是親自到一線調研之後,發現大小渝水沿河的春季灌溉條件是很好的,水量充足,所以可以種比小麥更加高收成的水稻。
事實上,後世東北地區也確實是水稻的主要產區之一,而河南河北才是小麥主產區。
這就是因為東北水利一旦建設起來之後,其實是非常適合種長生長期的高產稻的。只是漢末水利不好,所以只能是沿著小渝水河岸、縱深不超過一兩裡地的沿河地塊能種種稻子,還得專門處理一下堰口。
魯肅的建議一開始沒人敢響應,因為劉備陣營其他人都是北方人,從來沒種過稻子,聽說居然要在遼東種稻,也是非常牴觸心裡沒底。
最後還是李素知道點歷史,仔細盤問了魯肅、向魯肅確認他在東海郡時,是否真的親自對水稻農事非常瞭解,得到了魯肅的肯定回答後,李素才支援了魯肅的觀點。
有了李素的肯定,早已對李素無條件信任的劉備才保下了魯肅的決策。
田疇也連忙做好配套工作、還分出上百名小吏集中突擊學習《四民月令》,以免北方農民不會種稻而耽誤事情。
所有人都忙得熱火朝天。
連李素這種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也再一次在這個春耕農忙季,親自巡查勸農瞭解情況,忙得股無完胈、脛不生毛。
……
大渝水東岸,昌黎城內。
烏桓難峭王和他的謀士閻柔,這幾天著實有些看不明白。
自從一月底,劉備軍前進到小渝水西岸紮營、穩紮穩打固守後,他們就以為劉備快對徒河、昌黎發動進攻了。
劉備是穿過四百里無人區來討伐的!怎麼可能打持久戰!就算劉備有錢有糧食,運不到前線不也是白搭!
沒有人比烏桓土著更懂四百里無人區對後勤的拖累有多可怕!
所以,儘管叛軍也缺糧,但他們相信劉備是更缺糧的一方!等,對叛軍更有利!
只要劉備渡河,哪怕劉備的兵更精銳,也會遭到半渡而擊的懲罰,還會受到徒河城與昌黎城的掎角之勢夾攻威脅!
劉備敢全軍主攻徒河城,昌黎的難峭王主力就會迂迴捅劉備的菊花!
可惜的是,這一切想的很好,卻沒有變成現實。
劉備的訊息封鎖做得很好,難峭王派去打探軍情的斥候,經常被同樣巡哨斥候的趙雲射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