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章 賢弟辦事我放心,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素剛踏進門,就看到蔡琰優雅輕快地碎步趨行而來,走到門廊邊看到李素身邊帶著些不認識的粗鄙武夫,才微微失驚止住了後續的無禮舉動。
“……師兄,怎得有暇來此?我們都搬回來好幾個月了。”蔡琰恢復很有禮貌的樣子,以袖遮口跟人說話,不讓外人看到下半邊臉。
李素:“師傅還好吧?早知道你們還未進京,我從青州來的路上就該拜會,是到了京師後,才聽說師傅託疾拒絕了朝廷徵辟,其中可是有隱情?”
旁邊的徐榮聽說有隱情,便有些尷尬,想要回避。
但李素早已看穿,讓人如沐春風地說:“無妨,我素知徐都尉治軍嚴謹、為官坦蕩,不是搬弄是非之人。”
徐榮不知不覺就感受到一種深受信任的舒坦:跟著李校尉,無論與什麼當世大儒談笑風生,別人都不會避諱你,也不會看不起你。這種氛圍,他在朝當了多年武官,都沒有感受到過。
尤其是他出身遼東,那些中原名門看遼東鄉下人的鄙視程度跟看涼州人是差不多的。
這邊閒聊著,蔡邕也已經出來了,一行人讓到內堂置酒敘話。
蔡邕也才有機會談起,他為什麼至今還沒做官——本來麼,按計劃年初上元節時,李素在皇帝面前獻功、舌戰群儒大大揚了一次名,他以為蔡邕畢竟名義上是他恩師,之前《駁災異論》貢獻也在李素之上(到了《殿興有福論》時,李素的署名才排到蔡邕前面)
所以蔡邕開春後稍稍暖和一些的時候,就已經南下了。李素也知道他本心是想當官的,跟其他“真隱士”不一樣。
但四月份到了陳留之後,如今都九月了,還沒當官,肯定是出了些變故。
蔡邕跟李素實言相告:“六月份的時候,朝廷倒是徵辟了我一次,但其意不誠,我也不好墮了威名,就再等等吧。那一次,朝廷一次性徵闢了鄭玄、荀爽與我,等共計十五人。
他們其他人都不就,尤其鄭玄託疾。要是就我去了,豈不是很貪慕富貴。其實大夥兒不就的心思,我也大致猜得出來,他們是不滿陛下削奪大將軍權柄、而設蹇碩為上軍校尉節制諸軍。蹇碩如此得勢,豈不是說明閹宦當道愈發熾烈,我輩讀書人怎能同流合汙呢?”
李素恍然大悟,原來,歷史上的蔡邕應該是明年才被董卓徵辟,然後被武力逼得不得不就。
但現在既然提前了一年,卻不小心跟歷史上的“中平五年朝廷徵辟十四名儒不就”事件撞到了一起。
這個事件原本就是發生在中平五年年中,本來應該徵辟鄭玄、荀爽、申屠蟠、襄楷、韓融、陳紀等十四個“大儒”。蔡邕被蝴蝶效應之後,也加進來了,名單變成了十五人。
也怪朝廷辦事粗放,不肯給蔡邕單獨下詔特事特辦。結果其他人不去,蔡邕要面子也只好先不去了,不然豈不成了“別人都很有氣節,唯獨你對蹇碩低頭”,太丟人了。
只好再等明年徵辟吧。
李素估計,蔡邕至少要等到靈帝病重到躺在床上完全啥事兒都幹不了、蹇碩被何進再次壓制住,才有機會做官了。
這麼一想,李素覺得做名士也真是挺累的,稍微壞點名聲的事兒都不能合作。
哪像他李素,給蹇碩送錢辦事都毫無心理障礙,所以他升得快啊。
“也罷,再閒散幾個月也好,想必過完年朝中風氣就能有所轉變,也不急於一時。我要回幾個月遼東,年底之前料理完也會回來的,到時候可能會去河東,恩師有什麼事情,儘管給河東關都尉投書。”
蔡邕留李素、徐榮、典韋等人住了一夜,也跟徐榮客套了一會兒,第二日一行人便告辭啟程,往濮陽去了。
就這般在路上行了十餘日,在濮陽時還遇到了剛剛陸路趕到濮陽、準備等籌備船隊走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