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章 官場鬥爭果然來了,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珪寫臨終遺表時的神思清醒狀態,顯然是迴光返照的特徵。

所以等心事已了、智謀枯竭之後,瞬間去世也並不奇怪。

諸葛兄弟姐妹都是有所心理準備的,見狀大哭舉哀。

諸葛瑾年紀最大,知道不能光哭,旁邊還有客人呢,所以哭了一會兒之後強忍悲痛跟劉備商量:“將軍,瑾知將軍迫於朝廷法度,在烏蘇死後將不得不率軍撤出青州。

不過,地方畢竟未寧、此戰潰軍尚且四竄,能否請將軍將大軍藉口安民遷延半月再走?若能如此,卻是公私兩便,瑾也能儘快料理家父後事。”

說到底,還是大漢朝的孝道禮法太坑爹了。

諸葛兄弟死了父親,就算再事急從權,但現在畢竟不是叛軍直接圍城的狀態,要想不落人話柄,停靈七天、做完頭七再起靈那是必須的。

想想看人家頂級大戶富貴人家,都是做七七四十九天到斷七的,只做頭七已經是簡陋到不能再簡陋了。

七天之後,還要扶棺南歸,去老家琅琅琊陽都縣安葬。

也幸虧琅琊郡跟泰山郡算是接壤的鄰郡,而且陽都縣已經是琅琊郡最北面的邊境縣份,所以此行路程還不算遠。

陽都縣位於沂水中游,臨沂以上、蒙陰以下,典型的沂蒙山區河谷縣城。從奉高過去,要經過平陽、蒙陰、費縣三縣。以馬車扶棺緩緩而行,走三天還是要的。再算上葬禮,前後半個月時間。

劉備聞言點點頭:“收攏賊軍潰兵、安撫百姓,本就需要時日,半個月還是可以拖延的,賢侄儘管料理去吧。”

反正遼東郡來青州本來就是來“就食”的,為了節約點遼東那邊的糧食。

幫青州同胞擊潰了那麼多黃巾軍,在這兒多吃半個月飯怎麼了?不應該心悅誠服、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的嗎?

諸葛瑾一邊料理父親的後事。第二天一早,又派了郡中的可靠信使,送諸葛珪的遺表去雒陽。

因為要透過敵佔區,劉備特地派了太史慈再客串一把送信的保鏢——倒不是因為太史慈武藝多好,而是他如今軍職低微,做這種小事還合適。

而且太史慈之前就是因為幫東萊太守跟青州刺史打遞表的口水官司才惹事逃亡的,所以幹這事兒他業務最熟練、道路也最熟悉。

“府君放心,我定然將諸葛郡丞的遺表安全送到。”太史慈非常有信心地打包票,隨身帶了足足三壺弓箭,而後拱手策馬離去。

除了派太史慈帶諸葛珪的表之外,劉備自己當然還要另外上表。

只不過按照官場邏輯,他的表沒法直接呈遞到雒陽,因為那樣就變成越級上奏了——當初起兵來青州,就不是皇帝或者大將軍指派的,而是幽州牧劉虞指派的。現在打了勝仗、沒有繼續越境作戰的藉口,當然也只能先對劉虞彙報,劉虞再向皇帝和大將軍彙報。

這個順序絕對不能錯,哪怕泰山郡與薊縣的距離,比到雒陽的距離還遠一些。寧可多走回頭路慢一點,也不能留下把柄。

這份奏文,當然是李素幫劉備寫,然後交給剛剛率領後軍趕到的趙雲親自送回薊縣——趙雲等於是剛從遼東到青州落腳,又要回幽州一趟。但有什麼辦法呢。

朝廷規則下辦事的繁冗,可見一斑。

上奏的工作完成之後,劉備就留在泰山郡附近,搞些人才蒐羅、戰俘整編、人口遷移的工作。

七天之後,劉備整編了數千戰俘,也把大約一兩萬泰山這邊戰敗逃散的人口,逐步往北海、東萊遷移。

很顯然,到了這一步,劉備已經徹底想明白了——他幫朝廷打回來泰山郡,但泰山郡絕對不可能屬於他,所以留在泰山郡的好處要儘量移走。

甚至按照李素對他的勸說,劉備相信北海郡也要重新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