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盤可以直接歸附劉備所屬的或者所控制的那一方朝廷,不用劉備費事打一次,這也算是“提前打完遼東戰役”,一次搞定了。
另一方面,既然要對糜竺長期放養,李素覺得走之前還是有必要稍微幫糜竺提升一下戰鬥力,免得將來長期與世隔絕被袁紹什麼的人奪取遼東地盤。
這裡面的關鍵,就是要幫糜竺把海軍的技術實力提高到袁紹無法比擬的程度——只要袁紹沒法海路運兵運糧,遼西走廊的四百里無人區是足以隔斷袁紹的進攻的。
君不見歷史上公孫度也自閉了半個多世紀,中原王朝照樣拿他沒辦法。遼東那地方如今才30萬人口,跟外部互動本來就太難,誰主動越境誰補給懲罰就超大。
從這個角度說,“無法與遼東形成配合”,也不算怎麼虧。因為那爛地級別的交通設施,本來就不能指望陸路支援到中原戰場。沒有期望也就沒有失望。
考慮完如何“不把吃到嘴裡的遼東吐出來”後,下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去了漢中會不會面臨未來向外發展的困難?
這也是不得不慎的。
哪怕沒讀過什麼書、只是打打《三國志戰略版》這種手遊的後世小白,都知道一條樸素的道理:蜀道難,入蜀容易出蜀難。
諸葛亮六出祁山失敗,後勤補給困難,那都是實實在在的歷史教訓,哪怕智謀強如李素,也得如臨大敵認真對待。
他當然不會意淫什麼“如果跟魏延一樣才用子午谷奇謀就能贏”的速勝論了。
不過,在通盤考慮之後,李素覺得他面臨的形勢跟諸葛亮六出祁山還是很不一樣的。
正如後世譙周覆盤諸葛亮北伐的《仇國倫》寫的那樣——別看譙周這人人品比較投降派,但是文章裡面有一兩點道理還是很精闢的。
那就是譙周認為:由蜀伐關中,在“秦末之世”的世界格局下,是有可能成功的,所以漢高祖劉邦成功了。但諸葛亮和姜維北伐時,天下的格局已經不是“秦末之世”而是“戰國之世”。
譙周對這兩種世界架構的認定區別,就在於秦末之世是“天下所有政權都草創未久、誰都沒建立起權威,所以天下人心歸附的變化很容易”,劉邦面對的不是統一的項羽,而僅僅是根基不穩的關中三王,一擊得手就有了。
而戰國之世則是“天下各國立國已久,天下百姓也都習慣了歸屬於自己的君主”,就像諸葛亮後面幾次北伐時,面對的都是穩定存在的、整合了整個北方的魏國,所以不行。
事實上這一點諸葛亮自己也知道,當初他最理想主義的北伐方略,就是要先有“待天下有變”這個先決條件,然後再出師。比如你得等到北朝剛死了皇帝朝局不穩、或者是有司馬叛魏、魏宗室反撲內戰等等。
連以劉禪的智商,後來給姜維的北伐詔書都寫了“不要徒耗兵力,需待吳先舉動”,可見劉禪都知道不能單挑穩定狀態的魏,一定要等到“有變”。
只是到了實際執行層面,諸葛第一次北伐大好機會卻沒成功,而後面幾次已經沒有了突然性和“天下有變”的條件,但諸葛亮自己也知道壽命不久等不得了,才強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但李素今天要是能讓劉備入川,將來北伐時的根本設定就截然不同了——因為李素有把握讓劉備得到一個“秦末之世”的天下格局,而非“戰國之世”。
他提前了三十年北伐,要面對的就不是一個鐵板一塊的穩固北方,而是董卓,甚至再苟一點可以只面對李傕郭汜。李傕郭汜這兩人歷史上還有內訌的可能性。
在這種天下人還習慣了漢的統治、任何軍閥都沒建立起超過兩代人的穩固人心的情況下,可不就是“秦末之世”麼!
想明白這兩點後,李素在心中暗忖總結:“所以,自閉保住遼東不是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