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章 一紙能抵十萬兵(再次五千字大章,追趕主線時間線),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備沒能等來南匈奴援軍。
他也並不知道,羌渠單于究竟是如何被朝廷說服派出援軍、又如何最終被下屬叛變弒殺的。
劉備離開雒陽後的這段時間裡,雒陽發生了太多雲波詭譎的外交詐術和機緣巧合。
很多看似順理成章的發展,其實背後有著一波波負負得正的騷操作。
雖然最終結果似乎沒變,但對參與其中的每一個個體而言,卻事關個人榮辱、名望漲跌。
就好比宋義預言項梁必敗於章邯之手,雖然並沒有改變任何結果,項梁該死還得死。但宋義個人卻能因為這一嘴神預言,收穫“知兵”之名,換來被楚懷王封為上將軍的資歷。
而如今的雒陽城中,臥虎藏龍著遠比宋義更牛逼的外交詐術大師。
……
視線回到四月上旬的雒陽,也就是劉虞即將被朝廷內定為幽州牧、但還將定未定的時間點上。
當時,大將軍何進假借天子名義、徵發羌渠單于援軍的第一道矯詔,其實已經發出了半個月。
這也並不奇怪——劉備和李素上洛告發反情是二月底的事兒,三月初陶謙的急報也到了,所以當時何進就已經開始著手徵發南匈奴援軍。
何進那封矯詔的內容,甚至還是袁紹幫他出謀劃策的。
不過袁紹文筆不佳,所以他只提供勸誘思路,至於具體措辭,當然是何進的主簿陳琳寫的。
然而,陳琳文筆再好,也掩蓋不住袁紹勸誘理由的蒼白枯燥。羌渠單于一開始並沒有搭理袁紹,藉口說如今春荒匈奴軍需物資儲備不足,得等秋草馬肥才能南下。
這顯然是準備觀望風勢、拖一拖再說——歷史到這兒,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因為原本歷史上羌渠單于也不是那麼好說話,你朝廷一徵召他就屁顛屁顛來的。而是磨蹭了小半年、熬到當年秋天才勉強南下。
何進與袁紹吃了癟之後,覺得很沒面子,又調集不到人馬,就把鍋甩到了即將調任幽州牧的劉虞身上。
何進親自請劉虞喝了頓酒,又跟袁紹一起軟磨硬泡,說他們實在沒辦法了。如果任由他們的節奏來徵發,那就等秋天再指望南匈奴援軍吧。
要想提前,就得劉虞動用自己的個人威望和人情,親自給羌渠單于寫私人信件求援,跟聖旨一表一里推動這事兒——何進其實也知道,劉虞的個人威望,在羌渠單于那兒比漢靈帝的聖旨更管用。
劉虞推辭不過,只好暫時把這事兒記下,擱在自己的待辦事項裡。
而何進也沒虧待劉虞,因為第一時間徵發羌渠單于不順利,作為交換條件,何進就給了劉虞手下一些武官官職的空缺名額。默許劉虞上任州牧之前可以任用心腹,徵辟一名校尉、數名都尉與軍司馬,再在全國範圍內自行徵兵一定規模,到時候一起帶著去幽州上任。
這才有了後來劉虞派遣都尉四出、徵發丹陽兵等精兵的編制配額。
……
被何進甩鍋之後,劉虞回府就開始為他的調任做軍事準備工作。
他當時還是大宗正,手下的屬官也都是一堆掌管王族戶口的漢室宗親,懂兵的不多。
一想到要寫信給羌渠單于、求羌渠單于出兵,劉虞便覺得身邊乏人可用。
缺乏懂外交談判的人才啊!這信可怎麼寫?
他自己的威望當然是足夠的。但跟單于談條件這種具體工作,才是要擅長外交的人才行。
劉虞把宗正府裡的屬官在腦中全部過了一遍,最後竟然想到了那個官職最小最卑微的傢伙——只有正三百石的李素。
“此人在宗正府中雖然名微望寡,但當初聽君朗說,他在大將軍府上時,就曾面駁袁紹、直諫袁紹不諳胡人心思,君朗與曹操也都覺得李素所言不無道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