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誰在此處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章 可能性∑ 切入,彈丸論破可能性求和,當誰在此處時,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嗎?不管怎麼說,無論如何都沒有做偽證的必要呢。”催眠師笑笑。
——如果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更合適的應該是他後頭對我說的關於“五十餘次自相殘殺遊戲”的內容。
預言家想。
【但反過來說——因為自己反正都要死了,所以順道幫其他人做個偽證——也是說得通的。】解謎家表示。
“解謎家在說什麼?”弓道家問。
“她說,收藏家也有做偽證的可能性。”預言家充當了翻譯。
“也有偽證的可能性嗎……嗯,我好像是想漏了。”催眠師道,“不過,如果是偽證的話,就不得不考慮動機問題了。為什麼要撒謊呢?”
“嗯……比如,袒護天才?”演繹部道。
“為什麼繞回天才身上去了啊?”預言家不禁發問。
“因為他們兩個的嫌疑最大啊,關係又偏偏還不錯。”演繹部解釋,“雖然是沒什麼證據,不過我覺得蠻合理的。”
“我持相同觀點。如果是偽證,那真犯人多半就是天才。”劍道家表示贊同。
“所以問題的核心就在‘偽證與否’嗎?”弓道家說,“收藏家和天才,二者之一是本案的真正凶手……”
“嗯。不過我們明顯缺少用來判斷真偽的證據啊。”劍道家又道。
“不啊,問題不是證據哦。”催眠師正色,環視全場,“如果他們二者之一是本案的兇手,那麼問題的核心應該是‘為什麼他們都死了呢?’。”
——兇手候補全都死亡了……
“黑白熊?兇手可能是死者嗎?”預言家抬頭,對著熊玩偶提問。
“投票是可以投死者的哦。”黑白熊捂住嘴,“唔噗噗”地笑著,“話說回來,上次你們學級裁判的時候。不也討論過‘已死的偵探是兇手的可能性’嗎?雖然偵探確實不是。”
——無法迴避這種可能性……
——收藏家方面姑且不論,天才方面到現在都還是完全不明的狀態。
——搜查時間實在太短了,會不會漏了什麼線索?
預言家在心中擔心起來。
——這可不比遊戲,不會讓線索在搜查篇都設定好讓人找到。上次的學級裁判中,就遺漏了“第二包血袋”的線索,還是從邏輯推理中反推出來其存在的。
“黑白熊,如果一個人的才能研究教室可以用其他兩人指紋開啟,是否就說明這個人已經死了?”演繹部提問。
“唔,原則上當然是死了呢。”黑白熊歪了歪它的熊腦袋,明明連脖子都沒有,“畢竟出局了嘛。”
“確實死了啊……”演繹部又低下頭。
“如果沒死的話,豈不很麻煩。”催眠師說,“類似的情況可還有幸運,她也是屍體下落不明的狀態。只有預言家單方面表示‘幸運被江之島所殺,屍體扔下陽臺’,我們也是靠她的才能研究教室來確認她的死的。但如果才能研究教室與生死不掛鉤,事情不就會變得很奇怪嗎。”
——不,這種時候別把話題往幸運那邊引啊。
預言家在心中抱怨,嘴上說:“我沒撒謊,親眼看見幸運被江之島奇運槍殺了。”
“嗯……好啦好啦,放輕鬆點,沒懷疑你的意思。就算你殺了幸運我也不在意的,反正這回學級裁判的物件不是她嘛。”催眠師擺擺手,“不過說起手槍。我記得囚犯有把手槍來著?”
“嗯,後來囚犯被天才抓住,手槍也到了天才手裡。”劍道家道。
“誒,好像是這樣。”催眠師道,“不過這樣不會很奇怪嗎?”
“哪裡奇怪了?”弓道家問。
“你想嘛,以天才方為主導的連續殺人事件……”催眠師拖長音,“為什麼會偏偏缺少‘手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