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誰在此處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可能性∑ 真實感,彈丸論破可能性求和,當誰在此處時,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
暗。
超高校級的預言家,杉枝透。
——這就是我的姓名。
沒有錯。這絕對是我的名字。
儘管面對王馬小吉時,不知怎麼的完全想不起來自己的名字。但當我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就可以如此確信——
我就是杉枝透。
……
……
“不真實感”。
預言家想起了這個熟悉的名詞。
他從床上坐起。
難得睡了個好覺。近幾日的作息都不太正常,這一覺也讓自己的頭腦清醒了不少。
早上,六點三十五分。被關入才囚監獄的第七日。
——已經第七日了,自己仍沒有出現“想快點離開這裡”的想法。
環視房間四周。
沒有“清晨的一縷陽光斜射入室內”的景象,徹頭徹尾的暗。這就是才囚監獄。
打從進入這個“才囚監獄”一開始,自己就一直為不真實感所困擾。不論是鎖匠的犯罪、催眠師的教唆,還是竊賊的反殺、偵探的投入、警察的惡意。這些通通都不具有真實感。
監獄長、學級裁判、晚宴、轉校生等等更不用提。一切都在往超現實的一側駛去。
包括自己在“無聲的學級裁判”上指認警察的事。那也不是“自己拾回了真實感或正義感,於是盡全力找出了真相”。自己尋找真相和指認警察的過程中,都充斥著不真實感。
倒不如說恰恰相反,自己是接受了這份不真實,接受了現狀,接受了“故事的基礎設定”,於是才能做出正確的推理。
——儘管很不情願承認,但天才說的“感覺你差不多習慣這裡了啊”並沒有說錯。
在“才囚監獄”生活的六天來,我在不斷拋棄我的“真實感”,逐漸與“才囚監獄”融為一體。
我習慣了這個“才囚監獄”。我壓根沒有“要儘早逃出去”的急迫慾望。
——要命,難道我自己也不正常了嗎?
——……或許確實如此。
——回想昨天跟蹤催眠師和監視王馬小吉這兩件事,自己都放棄得太輕易了。
——警察和天才給出的理由確實都很有力,但自己的放棄卻乾脆到了徹底的地步。被說服後就再沒去管,全權交給他人。這不太正常。
——自己信任警察和天才嗎?答案是“否”。自己是能保持冷徹的理性的人嗎?答案是“否”。如果非要給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合理解釋的話,答案可能只有這麼一個:自己昨天的行為全部出於自我滿足。
——出於“這種狀況下自己總該做些什麼”的隨波逐流般的自我滿足。我自身並沒有強烈的尋求解答的意志。
——畢竟我已經接受了這種“不真實感”。
而昨天的感冒只是一種催化劑,讓自己沒有自覺地暴露了自己的狀態。
外側的世界與生活已經在漸漸離我遠去。
我是被困在“才囚監獄”中的“超高校級的預言家”。此外什麼都不是。
——……沒錯。
——在昨晚、在我想起來我的姓名之前,確實是這樣的。
……
……
開燈。
翻身下床。
洗漱。
鏡中的自己帶著消沉的神情,做著同樣的動作。
如果再在這裡生活一段時間,自己恐怕連鏡中的自己都會認不出來了。畢竟“真實感”肯定還會進一步喪失。到時候自己是什麼樣貌都不重要了,只要有個“超高校級的預言家”的概念還在就行。
——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