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誰在此處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卷末雜談,彈丸論破可能性求和,當誰在此處時,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終、於、寫、完、了!
太累了,我幹嘛要整這麼麻煩的一個案件哦!
本卷是起承轉合的“轉”。下卷就是最終捲了。敬請期待。
本案還有些細節和未解明的部分。慣例地留給下捲了。
其實天才方在給畫家下毒的時候,並不是“一片有毒一片無毒”,而是“一片有毒兩片無毒”。他們逼畫家自己先從藥片中選擇一片吞下,然後天才和收藏家才將另兩片喂她吃掉的。學級裁判兇手的判定是“最終執行者”,所以若是畫家運氣不好選中了那片有毒的藥片,畫家的“官方兇手”就會定為她自己,也就是“自殺”。
因此,催眠師的“同時投三個人”的技巧本來就派不上用場。
關於這段,我本打算讓黑白熊在處刑後說明的,但還是覺得直接把預言家帶走劇情上更舒服點。於是這就變成了“天才方下了功夫但沒造成啥影響而且大家也全沒意識到”的情況了……沒辦法,畢竟沒直接證據嘛。
天才方三個人到底還是被江之島奇運擺了一道……說起來另一個黑幕畫家也幹掉了收藏家,黑幕方表現都不差呢。怎麼感覺反而是主角預言家拉了胯?
本來本案是打算讓預言家一帶一路的,結果催眠師、解謎家、霧切先後搶風頭,只能自我安慰說“好歹預言家推理表現還不差”了……
本次的推理是“動機推理”和“邏輯推理”,whydunit。兇手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她打算做什麼。手法的部分很少。不過正好最著重“手法推理”的噩夢之館事件也在本卷,那個就不怎麼想動機了。兩案正好互補。
=============================
作品的方面:
這部小說我原本想著“撐死25w字吧?把不同風格的偵探小說都寫一寫,三四個案子,差不多”。哪曉得會寫到40w以上……
寫彈丸論破的推理同人是真的用愛發電,寫個“最原終一把妹錄”說不定都能輕鬆不少,稍微改改原作的案件,加點變數,指不定讀者還會更多……不,說真的哪來那麼多“愛”啊,我都不知道我在發啥。時常寫著寫著會有種完成任務的感覺,想“幹哦還拖拖拉拉搞什麼日常鋪墊,擱那聊天有鬼用,死人破案搞快點”。從這個角度想,虧我寫得是偵探小說,真換成別的型別說不定半年都撐不下去。我喜歡偵探小說,偵探小說太棒了。
原創小說《喪失距離的混凝土世界》還在連載中,第一卷“我們”已經結束,開始連載第二卷“新生兒”。人物應該會比這部鮮明很多,我下了大功夫。雖然被評價“小眾”了,其實應該沒那麼小眾的,大概……個人對作品型別的定位是“奧特曼”,被熟人評價“哪有半點像了”。硬要拿個大眾點的例子比較,像《1q84》?或者《黑之契約者》?
然後是接檔這部《可能性求和》的新小說《週末之夢(某點)/成為主角(某貓)》,現在剛開始連載,正在寫第一卷“槍與貓”。會比上面那本混凝土世界更通俗。目標是在更加大眾化的同時更加獨特。個人對作品型別的定位是“童話”,被熟人評價“哪有半點像了”。
兩部均帶有推理色彩,且以“有趣”為創作理念。希望都能看看。
=============================
零碎的方面:
指紋鎖的方面,其實我考慮過不少東西,“剁手指”這種操作我直到搜查篇都在考慮要不要加上去。最後沒有在這方面進行深入。
霧切響子的方面,有考慮過要不就別讓她登場了。畢竟這麼晚登場也不可能吸引啥一代霧切廚來看,不過想想還是必須登場。
囚犯的方面,本打算寫得囚犯方、天才方很風起雲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