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誰在此處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可能性a 真相與真相的矛盾,彈丸論破可能性求和,當誰在此處時,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晚,兇手與鎖匠在空房間見面。兇手襲擊了鎖匠,並用膠帶貼住了鎖匠頭上的傷口。
接下來兇手把鎖匠拖到了樓梯口,用高爾夫球杆殺害鎖匠。
意識到自己很可能被發現的兇手開始構建倉庫的詭計。隨後將血包處理掉,剩餘的血倒進廚房水池,血包則扔進廁所。
然而,兇手沒有料到廁所居然會堵住。這時候也不便再掏出來。不過也不能確定血包會不會在搜查時間被我們發現,於是又使用了另一個血包。這回他在空房間的牆上留下了血書。一來是為了‘解釋’血包的用途,二來是掩蓋空房間裡案發時的血跡。
最後,兇手將第二個血包扔到了另一個隱蔽的地方。
因為兩個血包都相對隱蔽。因此我們如果只發現一個的可能性很大——當然,對兇手而言,最好的情況是連空房間的事都沒發現。”
“很精彩的推理。”收藏家點頭,“不過,這個推理仍無法指出兇手吧?”
“……沒錯。抱歉,我盡力了。”預言家攤手。
“預言家的推理,我也覺得很有道理……只是,呃,兇手為什麼要把犯罪現場選在空房間呢?像之前的推理那樣,在倉庫殺人不也可以嗎?”幸運道。
“嘿嘿!看這裡!”
一旁突然傳來了拍手的聲音。
超高校級的天才很誇張地把雙手舉過頭頂。
看到所有人的視線都彙集到了他身上,他才滿意地將手放下。
“我看討論也討論得差不多了。那就由我來為它畫上休止符吧。”
“你什麼意思……”
“這個案件中,詭計的核心並不是用窗戶的手法來嫁禍於人。也不是用空房間的血書來掩蓋血跡。這些都是次要的。這一大堆麻煩的步驟,最主要的目的是讓我們混淆這起案件的性質——誤以為它是一起謀殺。”
天才很自然地說著,聽上去甚至都不像是推理,反而像對一部偵探故事中的詭計進行點評分析。
演繹部歪著頭:“偽裝成謀殺?”
“偽裝成蓄意殺人的衝動殺人事件。”他托腮,“應該算是心理詭計吧。本身不甚高明,但誤導效果還可以。可惜空房間的血書實在太突兀了。如果是我,大概會在不同的地點留下血書,構成一個殺人預告……這樣可行性還好,迷惑性也更強。”
——“超高校級的天才”也會有偵探的才能嗎?
在推理以外,預言家想到了這點。
天才打了個響指:“不過除了血書,那個和血包在一起的避孕套實在是沒法避免的漏洞。
兇手想處理掉血包和避孕套,不過廁所不幸堵住了。儘管血包的用途被血書解決,但避孕套卻沒辦法解釋。”
“對,既然那個空的血包得出了是兇手想處理掉卻處理失敗的話,和血包一起的避孕套一樣也會是兇手想處理掉的證物……”收藏家低聲道,臉上是恍然大悟的神情。
“這回的詭計中用得上避孕套嗎?”預言家問。
“就是因為用不上啊——所以這個多出來的避孕套只能是動機了。”天才說得很輕巧。
“等等,這個是動機的話……”預言家情不自禁地出口。
“對啊,所以才說是偽裝成謀殺的衝動殺人……”
天才還沒說完,一直沒有開口的超高校級的畫家忽然插話進來:“很有高中生的風格啊。介於成熟與幼稚之間,被本能擺佈又自認為理智……簡直有趣到可以稱之為藝術了。”
她兩眼放光,難道是真的從這之中感到了什麼可以稱為“藝術”的東西嗎?
——藝術是這麼扭曲的東西嗎?
預言家本能地想加以否定,但他自己在“藝術”上顯然不如畫家更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