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章 廬江,青囊屍衣,魯班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以,我們可以做到。”何五行握緊了拳頭說道。
髯翁道長疑惑的目光望著何五行。
“道長可曾聽聞‘太極陰暈’麼?”何五行問道。
“當然,那是萬年龍穴,風水聖地,不可望更不可及之所,想貧道有生之年是難以見到了。”髯翁道長嘆息道。
何五行笑了笑,說道:“那也未必。”
髯翁道長吃了一驚,睜大了眼睛直視著何五行。
“元末朱元璋屯兵鄱陽湖,準備與陳友諒決戰之際,軍師劉伯溫找到了太極陽暈,活葬朱元璋生母,破了陳友諒祖墳‘雙鳳朝陽’風水,以致朱元璋大敗陳友諒,終成就一代開國皇帝,建立大明。太極暈秉天地精氣造化,只要生,便就是一對,所以,還有一個從未使用過的‘太極陰暈’在世。”何五行神秘的說道。
“哦,原來太極陰暈就在江西婺源啊。”髯翁道長恍然大悟道。
“不錯,就在江西婺源的某個地方。”何五行說道。
“具體在什麼地方?那兒的山川形勢如何?是否系黃山一脈?”髯翁道長迫不及待的連連發問道。
何五行聳聳肩,說道:“這個只有吳道明才知道了。”
“這麼說,這個‘嶺南第一風水師’倒也不是浪得虛名之輩。”髯翁道長沉吟道。
“道長,盧太官特意交代我們,此事關係到孫將軍的生死安危,我們萬萬不可洩露出去。”何五行叮嚀道。
“這個自然,孫將軍是國人的英雄,貧道絕不會做出危害到將軍的事情來的。順便問一句,孫將軍知道我們這次的行動麼?”髯翁道長說道。
“不,將軍一點也不知情,這是盧太官和幾位中國遠征軍的同仁私下裡策劃的,將軍若是知道的話,一定不會同意,他不願意因自己個人之事而讓更多的人流血。”何五行搖頭道。
“孫將軍果然是大仁大義,我們為了將軍甘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髯翁道長正色道。
“盧太官指示我們,將軍生父的遺骨葬入太極陰暈以後,那個吳道明夫婦必須就地除去,以防後患。”何五行斬釘截鐵的說道。
“此事交給貧道出手便是。”髯翁道長不無輕蔑的努努嘴道。
“道長,孫將軍的故居就在廬江金牛鎮的南麓,據說有百餘間房屋,後來被逐漸拆除,餘址現為金牛鎮的一所中學,他的祖父孫炳炎於同治初年由舒城東鄉遷來金牛山南,將軍即出生於此。將軍生父孫熙澤,人稱‘孫二胡子’,其墓葬據說在大陸**期間已經被毀,我們需要訪查到當時的知情人士,找到孫老爺子的遺骨,然後偷偷的葬入太極陰暈。此事需速戰速決,時間長了必然漏出馬腳,那時我們可就回不去臺灣了。”何五行說道。
髯翁道長點點頭,思忖道:“大陸的情況我們都不熟悉,我看還是問一問吳道明的想法,看看此人有什麼高見為好。”
何五行點頭稱是,道:“我去找他過來。”
不一會兒,吳道明跟著何五行走進了房間。
“吳先生,你對大陸情況比較瞭解,我們商議一下如何儘快的找到孫熙澤先生的墓葬,據說大陸前些年**動亂的時期,墓葬已經被毀掉了,你看該如何著手進行呢?”何五行說道。
吳道明想了想,說道:“大陸**期間,凡是前朝的文化都屬於剷除之列,譬如古蹟、廟宇包括墓葬等,孫立人將軍是國民黨高階將領,其先人的墳墓自然儲存不下來,這是可以預料到的。我的想法是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以研究黨史為名,察訪當年的原住民,肯定有知情者,但是需要先與廬江縣政府有關部門聯絡,取得許可,否則貿然下去會引起群眾的懷疑,有可能被舉報,我們經受不起審查,會很容易發覺是來自臺灣的。”
大家點點頭,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