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節,八零美味人生,聽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又覺得,自個兒又不是什麼大人物,最近也就是擺攤和女兒做生意,沒什麼好被人指點的啊,想來想去,放下了心思,乾脆的走進了市場。
市場不小,裡頭的副食品多半都是附近村子上自個兒種的,唯一不好的就是每天的位置不太確定,也沒有什麼規矩,張美蘭一進來,就先梗著脖子往裡頭瞅了一番,然後又想林靜好出門前交代的那些吃食。
“牛奶家樓下就有,先買點雞蛋,靜靜說要十五個,加上平日裡頭家裡吃的,買上二十個差不多。”張美蘭一邊走,一邊說,眼睛看著周圍的東西,瞅見雞蛋,就趕忙走過去。
見這人不太熟悉,她還四處看了看,確定上回賣雞蛋的那個大姐沒來,才問:“雞蛋多少錢?”
“兩毛錢一斤。”那人蹲在攤在前面,聽她問,趕緊拿了一個大的站起來給她看,還說著:“這都是俺自家老母雞下的,你瞅瞅,個兒大著呢。”
掂量掂量,確實挺大,還挺重,張美蘭就想著要不要少買點,因為她們出來買東西的頻率挺高的,所以都是買這兩日夠吃的,這樣吃的新鮮。
“喲,那個就是逃跑回來的女兒吧?”
“應該是,盤著頭髮個兒高高的那個,跟那買雞蛋呢。”
“老吳家的?”
“對,二十歲就跑了,回來還帶了一個丫頭片子,也不知道當初是不是私奔喲。”
“現在不是還住再她媽家裡,她還有個沒結婚的弟弟呢,養著媽,還得養著姐姐和女兒,我可真是頭一次聽說。”
“可不是麼,而且你說,都三十好幾了,還不結婚,這姐姐又帶著女兒回來了,指不定這是什麼情況呢。”
“她們家可真夠亂的。”
後頭談話聲兒不小,張美蘭算著要買幾個,也沒有聽見,不過前頭賣雞蛋的大娘聽見了,還豎著耳朵聽了好一陣子,這頭又看看張美蘭,就知道是在說她。
“來十五個吧。我自個兒挑。”她說著,蹲下來,撿了十五個放在那個人的秤上,那人聽的正精彩,沒注意到張美蘭,後兒還是張美蘭碰了碰她,她才反應過來,看了斤數,收了錢。
把雞蛋放在籃子裡頭,張美蘭挎上就往別的地兒尋過去,嘴裡還說著:“再買五斤面。”
然後又想,這十五個雞蛋,剛才稱下來好像沒幾斤?怕是不夠吧,有些擔心,又回了身去,往那個攤子跟前尋了過去。
這沒走幾步,走到攤子前面,就看見剛才賣雞蛋那個大姐,此時正背對著她,興沖沖和後面她老伴兒說話呢,她沒好意思打斷人家,就琢磨這站在這裡等一會兒,接著就聽到她說:
“我剛才聽那幾個人說剛才買雞蛋那個,個子高高的,臉白白的,盤著頭髮那個女的,年輕的時候跟人私奔跑了,結果人家不要她了,她又帶了個十幾歲大的姑娘回來,死皮賴臉的住她媽在家裡頭,讓弟弟給養著呢。”
她老伴兒看了她一眼,說:“啥叫私奔啊?”
作為一個樸實的農民,他是在是想不到這麼洋氣的詞是啥意思。
“私奔就是和別的男人跑了。”她伸手打了她老伴兒一下,又說了句:“你咋這麼笨呢?”
他瞅了一眼自個兒家媳婦,她也不見得聰明到哪去,還不是聽人說擱這兒學嘴子呢。
他媳婦沒理他的眼神,站起來,自個兒又感慨道: “你說這城裡人啊,還真跟咱們不一樣啊,上次有個大姐來買東西,說的就是她,說她媽姓吳,早早就成了寡婦,養大這倆孩子不容易呢。我這一直沒對上人呢,今兒可算讓我瞧見真人了,模樣挺好看的,也不大,就帶個女兒,肯定是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