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節,八零美味人生,聽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瘋狂打到膨脹,林靜好看到攪和起來的黃油糖已經顏色變成,從剛才的淡黃色變成了鵝黃色,才停了手。
這會兒客人已經走掉了,張美蘭看了一眼廚房,然後瞅著外面沒人來,就進去拿了幾個甜甜圈出來,又把醬料也拿出來,把剛才賣出去的甜甜圈補上。
兩個人各忙各的,林靜好已經開始把煮熟的蛋黃取出來,按壓在篩子上,往那盆裡面不停的擠,其實蛋黃可以不用過篩加入,只不過這樣的口感會更加鬆軟,尤其是黃油並沒有新增劑,她始終怕有缺陷,還是這樣更加保險一點。
等到蛋黃全部擠進去,她才開始篩入麵粉和玉米澱粉。
做這個吃食,手必須是涼的,如果太熱去揉麵的話,就沒有那種快要裂開的凝固,整個面必須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著非常乾的狀態,一點水都不能兌,能後和成麵糰靠的全都是那個粘稠狀態下的黃油,所以這個過程相當困難。
把一些粉狀,硬生生揉成一個麵糰的感覺,好在林靜好對材料的比重非常敏銳,就算沒有電子秤,她也從不失手,在這個比例下出來的麵糰,既光滑,又瓷實。
看著手裡這個麵糰,林靜好滿意的點頭,嘴角勾起來,開始一塊一塊的揪下來,把他們揉成一個小球球,然後放在粘板上面,用勺子背面壓在上面,小球球被壓扁,因為本身比較瓷實,黃油又是個半凝固狀態,旁邊一下子裂開來,成了一個扁扁的小疙瘩。
這種擠壓出來的扁疙瘩裂痕不少,並不是一個圓滑的餅狀,反而有些不規則,林靜好伸手按了按,上面沒有留下印子,這就是成功了一半。
把所有都壓扁,林靜好拿了一張油紙放在一鐵板上,然後把一個一個的小扁疙瘩擺上去,數了數,正好20個,在鐵板上面還稍微擺的有些鬆散,如果都擺滿,差不多能有三十個左右,那這麼一波也不是很虧,她從開始做的時候計算,也就是一個小時,第一次總是要慢一點,所以批次做起來好像速度也不慢?
煤爐點起來,林靜好把窗戶開啟,鐵板放在上面,又把磚壘起來,然後關上了廚房的門走出來。
“做好了?”張美蘭問林靜好。
她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走過去,小聲的對張美蘭說:“媽,你猜我這次做了一個什麼?”
“什麼?”張美蘭問。
“一個有故事的小餅乾。”她笑起來看著張美蘭。
“啊?”餅乾還能有故事?而且在張美蘭的印象中,餅乾都是那種扁扁的,一塊一塊還挺大的,上面一個一個窟窿眼,有甜味有鹹味的,咬一口還掉渣,她對那個的好感度並不是很高,只是覺得噎得慌,所以林靜好說餅乾,她的原本的期待一下子竟然降低了很多。
“做好了再告訴你。”林靜好故作神秘,萬一失敗就不好意思說出口了。
“餅乾能有人吃嗎?外面賣的人可不少呢。”張美蘭的重點明顯放錯了,她覺得故事不重要,有沒有人買才是重要的。
知道她的擔心,不過林靜好並沒有說破,她把餅乾說給誰,都不會有很高的期待值,這個年代的餅乾不太稀奇,價格也不高,有不少人拉著白色的框框上街一筐一筐的賣,其實就是吃個甜頭,那種餅乾味道對於有些人來說很喜歡,又便宜,買的人其實不少。
不過這就和隔壁的餅子店一樣,先開始吃的時候是不少人買,但是放在後面就變成了一種備在家裡的,畢竟口味單一,也沒有什麼變化,吃多了會膩,也有人和白開水配上當早餐的。
“媽你不用擔心,回頭你就知道了。”想著到時候給張美蘭一個驚喜,林靜好就沒有說。
這邊來了客人,她就迎了上去,又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店裡沒人,她才又鑽到廚房裡面。
把紅磚挪開,林靜好用筷子去戳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