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節,八零美味人生,聽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不是這股味兒,他還真懶得出來,買個棗花酥也就是一嗓子的事兒,左右也出來了,乾脆幾步走到攤子前頭,眼睛都沒眨就說:“來兩個棗花酥,老規矩。”
林靜好手放在鐵板上頭試了試溫度,一點不見熱,就說:“大爺您等等,鐵板還沒熱乎呢,要不要嚐嚐我新做的?”
說著,林靜好把那口鋁鍋掀開,一股子清香味兒撲鼻而來,還沒細聞,那濃郁糯米香軟軟的就飄進了鼻子裡頭。
低下頭一瞧,那籠屜裡面大大小小站了一堆竹筒,個個頭朝上,裡頭的糯米冒著熱氣兒,好像在等人買似的。
“丫頭,這是啥啊?”王大爺梗著脖子,就往那籠屜裡面瞧。
“竹筒糯米飯,有鹹口有甜口的,看您要啥味兒的。”林靜好一邊指,一邊跟王大爺說著。
“喲,這還兩種口味呢?你給我來個鹹口的,我這天天早上吃棗花酥,還真想個鹹淡味兒。”王大爺也不知道哪個是哪個,隨手指了一下。
林靜好拿了個鹹口的出來,然後用帶來的鐵鏟把那竹筒劈開,簽字從下頭穿進去,一提,那糯米乖巧的就脫離了竹筒,老老實實的變成了一個糯米棒。
“王大爺,鹹口的也能上鐵板煎一下,你看您是這麼吃,還是煎一下?”林靜好把手放在鐵板上頭,鐵板已經熱了。
“嗯……”王大爺想了想,又看了看那籠屜,說:“你再給我煎個棗花酥,這個就不煎了。”平時他都得吃倆,那就一個煎一個不煎。
“行。”林靜好說著,拿出來一個棗花酥給王大爺煎上,把手裡頭這個直接遞過去。
“一會兒給我送來。”王大爺拍下錢,拿著轉身就走,路上就咬了一口,腳步一下就停住了,憋了好半天,才回頭,和林靜好說了一句話:“丫頭,你這手藝,你大爺服了!”
沒等林靜好回話,王大爺兩口乾掉,然後從兜裡面又掏出來兩毛錢說:“啥都別說了,再給你大爺來兩個,煎一個,那棗花酥裝起來回去給我婆娘吃。”
林靜好瞧著鐵板上的棗花酥,可憐唧唧,寶貝兒,你這麼快就從你大爺那失寵了,心疼。
“噯。”林靜好應著,先是劈了一個遞給王大爺,又劈了一個直接滾到鐵板上去,那竹筒裡頭她都抹過油,這會兒還熱乎著,不用重新刷油也不沾鍋,用筷子滾來滾去就行。
“我天,這股子香味哪來的!!”小紅大概是傳說中的吃貨第一人,她每天早上趕第一班車的目的絕對是棗花酥,甚至為了這個,她早已經不在家裡吃早飯了。這滿腦子等著棗花酥的味兒出現,結果鼻子居然沒有聞到那熟悉的棗泥香,而是一股糯米香!
難道,又出新灘了?
一邊叫著一邊馬不停蹄的跑過來,咦,還是隻有一個攤兒啊。
林靜好瞧見小紅在遠處東張西望,蹲下來,把車下頭昨天晚上她做的牌子拿出來,又把之前的取下來換上,才回到鐵板前面繼續照顧著糯米條。
小紅看見林靜好的動作了,兩眼瞧著那牌子,比之前大了一些,左上角還是一個編這麻花辮的小姑娘,右上角則是畫了一個竹筒和一個棗花酥,正中間寫著四個大字:好記點心。
下面還有一行小字:招牌棗花酥,新品竹筒飯。
竹筒飯!
終於知道這股味兒哪來的了!小紅飛奔上去,就看著王大爺喜滋滋的抱著牛皮紙袋吃著啥走了,根本就沒瞧見她來,本來想打聲招呼,但是王大爺就跟腳底抹油了似的,樂呵著,哼著小曲兒,三步就進了報刊亭。
“王大爺樂呵啥呢?”小紅奇了個怪,嘟囔了一句,沒等林靜好張口回她,又說:“對了對了對了,竹筒飯,在哪兒,在哪兒?”
瞧她那腦袋亂晃悠,林靜好掀開鋁鍋,一排竹筒老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