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不是風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節,全世界都在等我們分手,不是風動,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析,發現都是十五世紀左右的顏料材質,甚至連顏料厚度、筆觸覆蓋都是高度接近的。這一步之後,總務處開始啟用ai堅定,舊荷蘭分部的科研人員提供過一個ai演算法,能夠透過畫作中的互補色進行輪廓描寫,分析真品與贗品中的影象輪廓差異,但是這一步也失敗了,目前無法讀取任何色彩差異。”
“第二個出現的ai演算法是上世紀沿用至今,成功率在90%以上的筆觸演算法,計算機掃描後能夠分析出作品中特有的筆畫與線條,各分部博物館透過這樣的比對確認出的真跡已經有上千幅,作畫者留下來的任何文字材料,都可以作為ai錄入的筆觸參考,把人的習慣數字化。但是這個方法,同樣失敗了,演算法讀取的結果是,兩幅畫具有完全相同的筆觸。”
另一邊,楊之為特意空出時間來和這個曾經的學生打電話。
林水程講到這裡的時候,兩個人心中都有了答案。
楊之為說:“這麼說的話,犯罪團伙應該是動用了分子甚至原子級別的複製方法。這不是普通的贗品製作,這是一次示威,不管是分子堆砌還是原子堆砌,在分子級別做出一個完全復刻的贗品,這是對於學術界和藝術界,乃至整個聯盟警方的示威。一個犯罪集團,盜竊團伙,為什麼會擁有這麼先進的技術?世界上最好的覆蓋式原子探針和分子探針在我的實驗室,那麼他們的實驗室是誰提供的?”
林水程說:“總務處應該還沒有想到這裡來,因為沒有裝置鑑定到這個水準。星城最近的裝置只能精確到奈米級,也就是分子級別,老師,我想,為了保險,能不能……”
“水程,時間上來不及。”楊之為說,“掃描式原子級別的分析對比,送到我們這裡來比對,最快也要十天,你的任務時間只剩五天了。”
林水程堅持:“不用掃描分析全部,我們只取樣分析橫截面的原子水平對比,可以嗎?”
楊之為說:“……水程。”
他忽然嚴肅起來的語氣讓林水程也愣了一下。
楊之為這樣語氣沉下來的時候,林水程很熟悉。他以前在江南分部讀本科的時候,每次方向想錯了,或者鑽了牛角尖的時候,楊之為都會用這樣的語氣跟他說話,要他回去好好再想一想。
這個時候如果繼續順著剛才的思路說下去,楊之為只會揮揮手讓他回去繼續想,不再繼續沒有意義的爭執。
林水程沉默了。
電話那一頭也沒有說話。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林水程深吸了一口氣:“老師,我明白了。即使做了分子甚至原子級別的分析比對,我們也依然不能確定哪個是真品,哪個是贗品。因為真品之前並沒有進行過原子或分子級別的資訊錄入,就算在分子級別上判斷出這兩幅畫有差異,那麼也只能證明它們‘有差異’而已,而並不能透過差異進行推斷。”
這就好比面前站了一對雙胞胎兄弟,要你判斷哪一個是哥哥,哪一個是弟弟,但是沒有給出其他的任何資訊。
人們可以找到雙胞胎的一些細微差異,比如左邊的那個耳朵要大一點,但是缺失了“耳朵大的是哥哥還是弟弟”這個條件,他們依然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這是個死局。
“水程,我能給你提供的思路只能到這裡。我理解你還是想透過化學、物理手段來比對,因為這是你擅長的,也是一直以來的研究方向——更何況這次出現的問題的確是在這個方向上。但是人啊,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看眼前,更不能鑽牛角尖。”
楊之為的聲音在另一邊放輕了,聽起來有點模糊,像是也包含了輕輕的嘆息,“你和小楚,你們兩個,都是我喜歡的學生,但是你們兩個有共同的毛病,都太年輕,新銳,更容易鑽牛角尖,你尤其是。還記得我的規矩嗎?每次進實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