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分化,開誠佈公的會
狐影孤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章 分化,開誠佈公的會,人世間:我穿越到秉昆爺爺身邊,狐影孤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是所有人都不願意下鄉。
有部分人就非常樂意。
這些人裡面,有的是覺悟足夠高,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自願下鄉做貢獻的;有的是不願意繼續過光字片那種沒有前途的生活,自信還有些本事,於是就想出去開創另一番天地;有的則是因為家裡沒有過硬關係幫助落實工作,又不願意繼續啃老,也想出去碰碰運氣。
客觀上說,本省上山下鄉的動員工作還是比較好做的。因為省裡就有生產建設兵團,另有二三十處大大小小的農場,本省青年近水樓臺,不出省就能上山下鄉不說,多數人還有工資可掙呢。
周文以優先推薦合適去處,並在今後生活中給予幫助為條件,從這些青年以及他們的親戚朋友裡面挑出一部分人做領隊,由他們領導另外的人去做廁所衛生清理工作,同時記下那些人的工作考評,以做未來推薦上報的依據。
並且把考評結果每日上牆。
就是以“光榮榜”形式張貼於街上。
街坊鄰居們都能看得到,由於人是以街區分組的,各街區看各街區的,都是相熟的人,期間難免指指點點。
不願意來的也行,就等著被街道辦的大媽們轟炸吧。不僅如此,連他們父母的工作單位也會被告知,全廠通告。
周文是真幹實事啊。
這樣一梳理分類,動員進度蹭蹭上升不說,連廁所衛生他都下了本錢。
第一,他換掉了原來的木製踏板,透過關係調來緊俏的沙石水泥,重新砌了廁所便池,使之再無虞朽壞的風險。
第二,他把旱廁改成了水廁。
在廁所旁邊地面上挖了化糞池,大小糞便被沖洗後流入化糞池,先後經過一池、二池的沉澱分層,第三個池子裡已是相對乾淨的清水了,原本可以直接用來澆地的,光字片沒那條件,周文聯絡靠山村的趙隊長,連沉澱池裡的經過發酵的糞便,統一歸他們打理。
其實不費事,每月處理一回就成。
至於沖水,由光字片街道辦安排專人去做,每日一次,把水挑上廁所邊上的水箱,放開閥門即可,省事得很。
化糞池不但有矮牆,上面還加了蓋子,既無掉入的風險,也少有臭氣了。
這麼一來,誰敢反對整改廁所,哪家孩子不去參加勞動,就等著被噴吧。
幾次分化下來,不但周文口碑頗有上升,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家主動的幫著周家說話了,如此以來,當初攀扯周家的人家紛紛改口,頑固不化者也被孤立了起來,逐漸進入了周文的視野。
天羅地網一紮下,周文就不管了。
等著事情慢慢發酵,最後他一起收拾,而擺在眼前的,就是周蓉下鄉的事了。
至於李向前他們,周文就說了一句話,讓他們安心養傷,等等不遲。
下鄉的事嘛,不急。
跟原先不同,周蓉下鄉的事,兄妹幾人是知道的,而且討論過的。
至於周文,他不打算阻攔,讓他們自己決定好了。
決定下鄉,他去送。
決定不下鄉,他解決留下的問題。
還是那句話,不是啥大不了的事。
下鄉有兩個問題:
一是生活問題。
大家都覺得農村生活不好,那是事實,周文不否認。畢竟,統購統銷之下,農村資源差不多都進了城市,沒剩下多少了。
他們自己還吃返銷糧呢。
二是回城問題。
這事現在還看不出來,等過些年,留城與下鄉的區別就分出來了。
但這兩點,對周文都不是問題。
因為哪怕周蓉和秉昆下鄉,未來也不是就沒有機會回城了,木材廠和幼學園都當面答應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