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遠見的周隊長
狐影孤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有遠見的周隊長,人世間:我穿越到秉昆爺爺身邊,狐影孤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村的大隊院內。
此時,主要話事人正在開會。
他們有男有女,散亂地坐在那裡,婦女納鞋底,男人吸旱菸,毫無顧忌地大聲說笑著,似乎不大關心開會內容。
周隊長身邊圍坐著七八個人,正交頭接耳的商量著什麼,大約是達成了一致,他清了清嗓子,打算說點什麼。
這年代人都顯老。
他才小四十的年紀,臉上皺紋已經開始縱橫,最有特點的是那雙眼睛。
雖然不大,但裡面總是時不時閃著狡黠的光芒,透露出一股子獨屬於農民的特有精明,他這樣的人,在農村理應混上個村幹部。
周隊長用菸袋敲敲面前的破桌子,清了清嗓子,噗地將一口痰吐出兩米開外,這才開始講話:“都靜一靜,現在開會了,大家靜一靜,莫說話,周文那小子的事,大家都聽說了吧,我代表周村黨支部……咦?狗娃,我日你娘,你個驢日的咋還說話?拿領導說話當放屁是不是?小心我開你個驢日的批判會。”
在魯省山區,人們對驢比較喜愛。不但好養,而且耐勞,民間張口閉口說句”驢日的”,有時也未必是罵人,大機率、很可能是一種表示親熱的語氣詞。
所以,村民們見怪不怪,鬨笑聲一片,會場上仍是鬧鬧嚷嚷。
“狗娃你這愣種是屬驢的,轟著不走趕著走,得拿酸棗棵子老抽著才行……我接著說啊,嗯,說啥來著?”
村民們又鬨笑起來。
周志乾,也就是周文新認的那個師傅捧哏道:“老四,你剛說到狗娃的是驢日的。”笑聲更響了。
周隊長點上一鍋煙:“不是這,噢,這地籠啊是個好東西,解了咱們大急,等工具備好,春耕後咱就先來一波,等糧食下鍋哩,正所謂,那個啊,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呀,對出主意的周家小子,咱得對得起人家,咱們村啊,人多地少,糧食不夠吃,今年又生了十一個小娃子,如今還添了周叔家三張嘴,咋辦?我也沒辦法,咱村男女老少一共是四百三十七口,再添上十四張嘴是多少?錢會計,是多少?”
一個剃著鍋蓋頭的胖胖男人站起來回答道:“四百五十一口。”
周隊長接著說道:“對,四百五十一口……這是誰呀……”
一頭覓食的老母豬正用嘴拱周隊長的褲襠,村民們又爆發出一陣大笑。
周隊長狠狠踢了老母豬一腳,等它嚎叫著逃走了,才繼續講話:“咱村的人口實在是太多啦,倒退十年,咱村的糧食還沒這麼緊,那時沒這麼多人口嘛,現在可倒好,地沒見多,人倒多了二百多口。咋回事?這得怨婆姨們,生娃生上了癮,像老母豬抱窩,一生還就收不住啦。就說週二的婆姨吧,手裡抱的還吃奶呢,肚裡這又懷上啦,是第六個了吧,我說,你還有完沒完?”
一個四十多歲的婆姨站起身回罵道:“周老四,放你孃的屁,生娃是一個人的事嗎?你們男人哪個不是偷嘴的饞貓,聞著腥味兒就往上湊?這會兒又往婆姨身上推啦?”村民一片鬨笑。
周志國大人不記小人過,揪住週二不放道:“好男不和女鬥,我不和你說,週二,你個驢日的咋不說話?你婆姨頂撞領導,你是咋管教的婆姨嘛?還有沒有王法啦?”
週二起身道:”周支書,我家婆姨當家,我說話不作數,咱倆一樣嘛。”
村民又是一陣鬨笑……
周隊長恨鐵不成鋼。“屁!我能跟你一樣?紅紅她媽得聽我的,你個驢日的咋就讓婆姨給奪了權呢?你就捶她一頓還能咋的?晚上還能不讓你上炕?
不說啦,咱說正事,鄉親們啊,我周志國求你們了,別生啦……”
鬨笑……
“咱周村就這點地,養不活這麼多人口呀,要不是多少還能打點魚,早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