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申城,我來了
520農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申城,我來了,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520農民,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拆後殼工序要比較很長時間,方柏騎車出門一趟,到上次買bp機的店再次買了一個bp機,127在申城也開有服務檯,可以異地尋呼,並不影響使用,一般是免費漫遊。
然後到汽車客運站買去申城的車票,下午四點有一趟,明早才到,有臥鋪,票價也不便宜。
沒有高速,而且路況不是很好,再考慮到如今車的效能,速度就是這麼慢。
除了大巴車,也可以到蒼南龍港坐輪船到達申城,時間要24小時,他是受不了乘坐那麼長時間,但票價比較便宜,不少人選擇這個,要是暈船就不適合坐船。
現在還沒開通到申城的火車,只能選擇輪船或汽車。
買了汽車票,方柏回租房收拾行李。
整理行李時,母親問他坐輪船還是坐汽車。
“媽,我坐汽車,輪船太久了。”
“哦,那我給你準備路上吃的,煮雞蛋和滷雞腿怎麼樣,還有什麼想吃的,媽給你準備。”
“下午四點的車,明天早上就到了,不用準備那麼多,我三點多鐘吃頓飯再走,路上準備兩個雞蛋兩瓶水就行了,不用雞腿。”
“還是多準備點吧,要坐車十幾個小時呢,萬一想吃沒得吃,買都沒地方買吶,我再給你買些零食。”
方柏點點頭:“那行吧,買一袋瓜子和一包餅乾就行了。”
劉鳳清聽到兒子同意了,下樓出門去買,方柏也下樓開始幹活。
方柏忙了一個上午,下午看書,下午三點吃頓飯,然後揹著揹包出發。
車站就在租房附近,走幾分鐘路就到了。
站在人來人往的汽車站前,看著旅客挑著或揹著行李,方柏有些感慨,現在的溫城發展多快呀。
80年代時,溫城透過“以家庭經營為基礎,以專業市場為導向,以小城鎮為依託,以農村能人為骨幹”的發展模式完成了市場經濟初期階段的基本積累,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的歷史性跨越。
這個“時間滯差”,超前性,直接拉開了與其他城市的差距。
各城市還沒反應過來,溫城已經先跑了。
到了90年代初期,溫城已經完成第二次創業,工業化升級、城市化加快、國際化提升。
這個年代的溫城,經濟排在國內前列,兩個省城的gdp都比不上它。
溫城到了90年代末,由於各種原因,相對於其它城市來說發展緩慢,比如由於土地少原因,許多工廠不得不面臨著擴大規模再有錢也買不到土地的尷尬局面,不得不離開溫城到其他城市發展。
方柏也認為土地是制約溫城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南西北都是山脈,而往東則是大海,只能填海,前世也是如此搞,只是還是跟不上發展需求。
當然,本地競爭太捲了,而其他城市和地區比溫城更具有發展潛力,有更多的機遇,溫城人湧向這些地方進擊。
方柏只是溫城商人的一個縮影,在未來,由於土地稀缺原因,他也會離開溫城,把總部放在其他城市。
溫城的未來,他改變不了。
方柏嘆了口氣,走進車站。
等了一會,看到開往申城的大巴車駛進停位站。
車停後,乘客驗票上車,方柏也隨著人流排隊驗票上車。
剛走進車裡,他就聞到一股腐臭味和汽油味,忍不住捂著鼻子,同時觀察車廂內情況。
車子看上去挺新的,只是車內部的座椅有些髒,估計都沒有清洗過。
對坐習慣動車的人來說,肯定不習慣髒亂臭的大巴車。
他行李不多,直接帶上車,那些挑著一大袋的旅客,就得把東西放在行李廂裡。
5排靠窗上鋪,這是方柏的座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