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鬧烏龍,江山密碼,指點江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渡邊教授喝了口水繼續道:“當時奄國遺族偶然發現了這地下蘊含著地熱能, 為了能夠在這裡生存下去,便順著這條溝——哦,現在叫忘川河——開鑿出安身之所,期望利用地熱能度過嚴寒的冬天。而且鑿出的石頭還可以運到外面修建房屋。我可以推斷,地面上大奄王宮最早的時候是當時古奄人建的,只可惜現在變成了一片廢墟。"
渡邊教授的解釋比較合理,在經過漫長的歲月之後,奄國遺族逐漸適應了地面的氣候,這裡隨及就荒廢了。 直到唐朝時期,當時的大奄王朝在此基礎上修建了鬼門關。
那麼,當時古奄人東渡時攜帶的大量先秦文獻極有可能藏在這裡!想到這裡,我呼吸有些急促。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將多少珍貴的史前資料付之一炬,導致許多大事無據可依,無證可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夏朝,它作為歷史中記錄的第一個朝代,但夏的歷史卻一直被蒙在了迷霧之中,甚至連夏本身的存在都有著不小的爭議。
商是離夏最近的朝代,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已經找到最早的文字記載,然而奇怪的是,在所有可以找到的15萬多片甲骨文中,卻沒有一個字提到夏朝。
夏朝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西周,但這個記載也被秦始皇投入熊熊的火爐當中……作為東渡扶桑的奄國遺族,他們攜帶的文獻資料很幸運的逃過了這一劫。
如果能發現這些文獻,那它的價值不僅僅是驗證江山話就是商奄時期的普通話、江山人的先民就是奄國人,還會填補了先秦時期的歷史空白!
而作為這些文獻的發現者,我朱衛國的姓名將在古漢語語言學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朱衛國、哥們……"毛春華的呼喚將我從遐想中驚醒,我這才發覺自己走神了。轉眼看到大家正圍著我,看我的眼神充滿了關切。毛春華保持著一種怪異的姿勢, 那姿勢讓我想到他正準備左右開弓扇人耳光的場景。
“哥們,想什麼呢?還一個勁的傻笑。"毛春華說:“所有的人以為你中邪了,我正想準備幫你清醒清醒頭腦……”
不用說,這小子肯定心存了打我臉的意思,只不過還沒來得及下手罷了。我想了想,還是將我剛才的遐想告訴了他們,這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人生在世, 不就是為了名和利這兩個字而忙碌麼?
毛春華聞言,翹起了大拇指:“哥們,夠坦誠!不虛偽。咱們走吧,名和利在向你,不對,在向我們招手呢!”
我們又行了數十分鐘,便見到沿溝排列著難以數計的石室,每個石室內皆有石桌石凳,家居用品一應俱全。 渡邊教授說的一點也沒錯,這裡是剛逃到大奄島的奄國後人躲避寒冬之所。
不過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越往裡走,石室內的陳設越凌亂,凳子無一例外全翻倒在地,桌子上的碗皆向內傾翻,看情景應該是當時古奄人在吃飯時, 突然發生了什麼事,匆匆離去所致。
碗裡的飯菜早已碳化分解,裡面落了一層厚厚的灰塵。為了驗證我的猜想,我扶起一張凳子,坐了上去,將碗端在手中。眾人皆不知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靜靜的看著我一舉一動。
“地震了……大家趕緊跑!"我突然驚叫了一聲,手上的碗向桌子上一推,站起來轉身就跑,由於動作過急,凳子被我帶翻了……
我成功的模擬了當時的情景,正要向大家解釋我的新發現,卻目瞪口呆的發現所有的人正一窩蜂的向外跑去。
我以為誰又有了新發現,趕緊跟了上去。可剛跑了幾步,我就發現有些不對勁,所有的人神情慌張,甚至有手電掉到地上去了也顧不上去撿。
我趕緊拉住跑在最後面的渡邊教授:“渡邊教授,發生什麼事了?"
渡邊教授說:“咦!你不是說地震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