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巨型水碓,江山密碼,指點江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田曼妮到底看見了什麼東西,我無瑕去問,前面的臺階由於水流的沖刷,已經塌了一半,人要是想過去,必須將身子緊緊貼在山邊岩石上才能勉強透過。我抓緊山壁上突兀的石頭,小心的挪動腳步,待到了臺階塌陷最窄處,發現罪魁禍首就是一股從瀑布分流出來的水流,那股水流被一塊巨大的岩石阻擋一分為二,最大的一股改變方向又重新隔入“大部隊",小的一股傾斜而下,正好沖刷著臺階下部岩石,那岩石再堅硬也磨不過漫長歲月,日積月累,臺階被水流蠶食去了一半。
我,田曼妮,毛春華膽戰心驚的透過塌陷的臺階,可大虎二虎卻犯了難,他們的體形加大了透過臺階的難度。他們不得不解下腰間的皮帶連線在一起,再把加長的皮帶拴在腰間,我和毛春華連拉帶拽終於將他們兩個人弄過來了……
我從毛春華手中接過手電,照向那瀑布,待我看清那橫跨瀑布的東西吋我倒吸一口氣,天吶!古代人民是怎麼把它架上去的?這分明是一座巨大的水碓。
水碓是民間勞動人民舂米的主要工具,有著2000年以上的歷史,構造分大車(水由下衝)、小車(水由上壓)二種。我小時候曾經在祠堂裡見過,每當春夏水發,車輪旋轉,水碓翻騰,數里相接,響聲隆隆,碓杆高高揚起,然後“咚"的一聲狠狠砸入碓窩中,數根碓杆此起彼伏,如平原上採石油的磕頭機般永不知疲倦的運動,水碓是一種以自然水流落差為動力的破碎裝置,主要由水輪,碓杆和碓臼三部分組成。
看這瀑布中的水碓應該屬於下衝式水輪大車,我們俗稱下腳龍。 它的水輪很象手工紡紗的紗車,車網由100左右的大圓木組成,分左右兩層插入車心軸上,車網上安裝車片形成水流動力,帶動車心軸轉動,不過,這裡的水碓材質應該不是木頭製成的,否則的話歷經上千年的沖刷早就腐朽不堪了。
水碓的運轉一般是這樣的,碓杆一端則與水輪軸上的扳頭相搭。透過流水衝擊水輪旋轉所產生的動力,靠扳頭的下壓力量將碓杆扳起,扳頭隨水輪軸轉動,將碓杆扳起至一定高度後即與之脫離,碓杆則自由下落,如果安裝了數個水輪,那碓杆便此起彼伏的工作。
古代人民在這地下空間裝了這麼大的巨型水碓到底作什麼?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時碓杆已落下,我發現杆頭上拴著一根巨大的鏈子,手電順著鏈子往上照,那鏈子一頭沒入洞頂岩石中,此時這洞頂正源源不斷的向外“吐"著巨鏈環,這鏈子也不知道是什麼材質做的,歷經了上千年的水汽沖刷,居然沒有腐蝕生鏽的跡象,在雪亮的手電光下閃著烏黑的光芒,碓杆揚起,那鏈子跟著上升的同時,另一根碓杆下落,將鏈子拉下來,看到這裡我差不多明白了,這古墓裡的一切機關運作的動力均來源於此,那夾牆機關,那“鬼打牆"的“電梯",建造機關所需的巨石均以噸計,如此沉重的巨石,唯有水碓之力才能驅動。
既然找到了機關動力的樞紐所在,出去的希望又增大了很多。我精神一振,示意大家趕快離開。
待我們下到瀑布底部,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反而小多了,勉強可以對話了,我舒了一口氣回頭準備問毛春華這手電怎麼來的,可一回頭驚駭的發現,毛春華不見了!
我顧不得節約電源,將手電光線調到最大,四處尋找毛春華的蹤影,可除了在我們頭頂運轉的水輪和揮舞著長長手臂的水碓,哪有什麼動靜?田曼妮用手圍成喇叭狀在我耳邊大聲的說道:“衛國,我們先離開這裡再說……”
真是活見鬼了,一個大活人憑空消失了,看著田曼妮茫然的表情,恐怕她什麼也沒看到。毛春華在她的背後,那麼在毛春華背後大虎的應該知道怎麼回事。
誰知大虎說:“朱先生,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剛才我還看見他在我前面,後來我低頭繫鞋帶,再起來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