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人殉溝,江山密碼,指點江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趕緊用狼眼手電往溝底照去,期望能看見田曼妮的身影,可溝底彷彿被籠罩了一層黑霧,灰濛濛的什麼也看不見。心急之下喚了幾聲她的名字,良久也沒聽見回應。毛春華說:“哥兒們,該你上演英雄教美了,指不定美人感激之餘還會以身相許呢……”

我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要不,你下去?”

毛春華訕笑著:“嘿嘿……瞧我這身板,我下去還指不定要搭上我呢,到時要救的人可是兩個了。”

我懶得和他廢話,在腰間繫上登山繩,讓大虎和二虎慢慢的把我往下放。

溝璧亂石嶙峋,有些地方風化的非常嚴重,手和腳一碰上去,就嘩啦啦往下掉。讓人產生一種沒底的感覺,我知道這是一種對陌生地方的敬畏,就像過草地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是危機四伏的沼澤地還是硬地面。

好不容易來到了溝底,在狼眼手電亮光下,溝底積滿了厚厚的灰白色的東西,觸腳鬆軟如踩棉花。我無暇思索腳下灰白色的東西是什麼,當務之急還是儘快找到田曼妮。

當狼眼手電照到溝中間時,饒是我膽子大,也不禁毛悚骨然,一股寒氣從腳底衝上來,頭皮發麻。

眼見之處白骨累累,相互交疊將近一米高,我雖然不是什麼學醫的,但從一兩具散落白骨堆邊上的骷髏殘骸也能看出利器砍殺的痕跡。難道這些人殉都是戰俘?

據史載:“坑殺”是古代處決戰犯的一種方式。那麼坑殺究竟是怎樣處決戰犯的呢?絕大多數人“大概會犯望文生義的錯誤:坑殺就是挖個坑將那些戰犯活埋了。

在漢代,“坑殺”一詞也記作“院殺”。“阬”指的是門,一般“阬殺”這個詞被用來指哪些濫殺無辜的行為。經過結合史料學者們發現“阬”其實指的就是“京觀”。

“京”字在古代指的是高高堆起的土,“觀”字則表示城池,阬殺實際上指的是將那些屍體堆積成高高的土堆形或者如城牆一般高。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古代兩個交戰國之間的一種震懾。設想一下當敵軍看到堆積如山的戰死屍體後,視覺心理上怎麼會不受到衝擊呢?

這墓主人還真是殺伐決斷的一方梟雄呢!我在浙江大學專攻歷史系,記載中提到白起在長平之戰中曾坑殺450000名士兵;王莽篡奪政權後曾坑殺劉信、趙明等與之政見不同者數名;貞觀五年司馬長孫曾毀高麗而築京觀…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後漢書》所記載的三國時期的一次坑殺事件。曹操與袁紹展開官渡之戰,經過艱苦卓絕地征戰,曹操以微弱的優勢勝出。自古成者為王敗者寇,獲得勝利的曹操當即對袁紹麾下的一支已投降的隊伍實施了坑殺,全軍沒有一個逃生的。當時的場面真得是不敢想象。

坑殺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明朝時期才被廢除。據記載在永樂與嘉靖年間,明朝的一些將領在抓獲敵人時仍會對其實行坑殺。將敵軍的屍體堆成一座座小山丘,這種恐嚇甚於任何一種言行。

在墓中高築京觀,我猜測這個將軍一是為了顯示自己赫赫戰功,另一方面是給不速之客——盜墓賊一個警告和威嚇。

這地上灰白色的東西應該是草木灰了,毛春華說過,西周時期墓葬大都用草木灰防潮。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眼睛儘量不去看那些白骨,太慘人了,雖然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但從小耳濡目染的神鬼文化還是讓我產生的一點敬畏之心。

我大喊:“田曼妮……”

四周靜悄悄的,沒聽到任何迴音,她該不會出事了吧?想什麼就來什麼,我忽然聽到一聲“啊”的一聲慘叫,那高貝分的嗓音除了田曼妮我們在場的幾個人恐怕沒人比她高,聽聲音好象是在左側,可是問題來了,想去左側就翻過白骨堆。我心一橫,翻就翻,那些人殉不知已輪迴多少世了,難道這些枯骨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陛下每天偽裝仇敵

魔法少女英俊兔

皇后之妹

趙十一月

女主總在打臉時出現

如意酥

原神:我有巨龍軍團

早柚不昰狸貓

誘她深陷

花時玖

絕品神醫

李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