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麻煩開始來了,江山密碼,指點江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不動聲色拿起一步搖察看,在市博物館工作時,曾聽館長講解過一步搖的特點,它是古代婦女的頭飾的一種,愛美之心,自古以來就盛行,女為悅己者容,今亦使然。古代婦女將頭髮挽成髻鬟,再簪釵插入發中貫連固定,簪釵的作用就是以免髻鬟鬆散墜落。其實簪的本名叫“笄”。但當時笄在十五六歲的少女非常受歡迎,後來人們就把那些未婚的少女年齡稱為“及笄之年"。“簪”是秦漢以後的叫法,實際上它們是同一樣東西,未出閣的少女戴上它稱笄,已婚的就叫簪。

歷代遺留下來的髮簪樣式十分豐富,尤其是在農村上了年紀的老太太,都有一兩件壓箱底的髮簪,那是她們結婚時最好的頭飾了,許多人僅僅就在那一天戴過,然後視若珍寶般放入箱底封存。我曾經見到奶奶儲存著一隻據說是明朝皇宮內流出來的簪,那時年紀小,已經記不太清楚那髮簪的模樣了。作為婦女的頭飾,髮簪的樣式不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見的有:

圓頂形,簪身為圓柱體,頂端作球體或半球體,少數刻有旋紋,農村裡很常見。

花頂形:它和圓頂形的髮簪形式差不多,區別在於頂端鏤鑿梅、蓮、菊、桃等精美的花紋;

耳挖形:這個農村也很常見,我小時候媽媽經常用它掏我的耳屎,它以金屬製成,簪身略扁,上端寬闊,至頸部明顯收束,並朝正面彎轉,形成耳挖,可以一物兩用。

如意形:這個現代已經很少看見了,簪身作圓形或扁形,簪首朝前彎轉,呈如意頭狀,寓意吉祥如意。

動物形:簪首飾以飛禽走獸,上面雕有龍鳳、麒麟、燕雀及游魚等,非常精美。

還有一種頭飾叫髮釵,它的作用與髮簪一樣,都用來插發,它們的區別在於髮簪作成一股,髮釵則作成雙股。髮釵對材質長短上比起簪來更講究,釵的名稱隨首上的不同裝飾而變化。如在釵首雕鑿有蟠龍之形,叫“蟠龍釵”。釵首裝飾鸞鳥的叫“鸞釵”,鸞釵在結婚首飾中,更為常見,因為鸞鳥在民間一直被視為吉祥之禽。所以受到古代婦女的歡迎和喜愛。髮釵的用法有多種,古代婦女根據自己個人愛好選擇,有的橫插,有的豎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總之怎麼漂亮就怎麼插,家境好一點的比如大戶人家的婦女大都安插兩支,左右各一支;千金大小姐最多的在兩鬢各插六支,合為十二支。所以後世便有了“金陵十二釵"的說法。

更高階的一種頭飾叫花鈿,一種是用金銀珠寶製成花朵形的首飾;另一種是額飾 ,用膠貼在額頭上的小飾物 ,第二種在唐代後較為流行,民間很常見。花鈿的圖案樣式豐富,如牛角形、扇面狀、桃子樣等,這種花鈿最初流行於古代妓院,青樓女子把它貼在額上,宛如一朵朵絢麗鮮豔的奇葩,把女子妝扮得雍容華麗。後來愛美的普通女子競相效仿,逐漸流行於民間。

而我手上的一步搖是古代女子的重要首飾之一,是在笄(簪)基礎上加上一些名貴的飾物而來。古代工匠製作時先以金銀絲編成笄枝,再往上鑲綴珠寶和花飾,最後用五彩珠玉吊起垂下,古代婦女把它插上髮際後,因為行走時隨著三寸金蓮的移動,簪上垂掛著的珠寶玉石便會不停的搖動,根據這個特點我國考古工作者很形象的把它稱為“一步搖”或“千步搖"。我之所以給它取名唐代一步搖是因為唐朝時期,國力鼎盛,人民生活富足,打造一枝一步搖所耗財力是非常驚人的,當然,它是否假冒另當別論,起碼它和我見到博物館裡的真品形制一模一樣的。

我不動聲色舉起那枝一步搖:“大哥,你捨得把它出手?”我之所以這麼問也是有技巧的,只要挑起話頭,一般的賣家自會說出物件的來歷。

果然那漢子開口說道:“老闆,這是俺在老家種田時從地裡翻出來的。”我翻了翻白眼,笑話!田裡能挖到像一步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陛下每天偽裝仇敵

魔法少女英俊兔

皇后之妹

趙十一月

女主總在打臉時出現

如意酥

原神:我有巨龍軍團

早柚不昰狸貓

誘她深陷

花時玖

絕品神醫

李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