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田氏父女,江山密碼,指點江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傳聞說此人是愛國華僑,在國外一口氣重金回購了好幾宗流失海外的國寶,並且無償的捐獻給國家……田曼妮似乎不打算放棄剛才的問題:“爹地啊,我在那篇論文上多次看到用拼音註解的三個字,和朱先生剛才所說的一模一樣,可惜沒有註明那是什麼意思。"
田水民擺擺手,示意美女稍安勿燥,對我說:“朱先生,老朽這裡有一剛收進的老物件,說來很慚愧,老朽在古董界摸滾打爬了幾十年,卻不知它的來歷,不知可否替老朽掌掌眼?”
我一想馬上明白這是人家在考驗我的能力,文物鑑定是一項運用傳統方法或現代科學技術分析辨識文物年代真偽、年代、質地、用途和價值的工作。文物鑑定屬於文物學和博物館學的範疇。一般情況下,考古地層中出土的文物基本不存在辨偽的工作,更多地是運用地層學、型別學和比較的方法對文化遺存進行時代判別。現也指文物鑑定專業,即在大學開設的文物鑑定本科專業,是專門用來培養文物鑑定高階專業人才的,如北大資源學院開設的文物鑑定專業,可那並非我所長啊,我一抱拳說道:
“老先生,你老可是南京古董界的泰山北斗,小子我可不敢班門弄斧,再說了,我主修歷史,中國古代史,文物鑑定並非我所學。”
“呵呵,朱先生謙虛了,文物是歷史的產物,同時也是歷史的見證者,許多歷史謎團可以在文物上找的到,二者並不矛盾,你只需告訴我年份,老朽眼老昏花,實在看不清了。"
“好吧,小子我獻醜了,”只要不辨真假,就無所謂了,傭人很快用盤子端上來兩樣東西,我一看,其中一樣又是青銅編鐘,另一樣是幾張有些陳舊的文稿,我不知道田水民葫蘆裡賣什麼藥,青銅編鐘我可是再熟悉也不過了,我記得大二時老師曾說過,青銅器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所以我一直認為博物館展出青銅編鐘就是這一時期的,並非專家所謂的春秋戰國時期。
托盤裡的編鐘小巧靈瓏,佈滿綠色,勾勒著精美的雷雲花紋,可惜的是由於年代久遠,銘文筆劃間被青綠色銅鏽充滿模糊,已經看不清什麼字了,應該屬於春秋晚期,那時鐵製工具已大力推廣,青銅製工具越來越少,在加上流傳於世不多,其收藏價值也不小。
我拿起文稿,標題赫然是《江山縣與奄國》,論文的觀點是關於江山人的先民與古代奄國的聯絡,從江山話入手,辯證和推斷古代漢語的歷史變遷,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論文邏輯合理,條理清楚,運用了大量的事實反覆驗證,比如說江山人在南方為何和千里之外的山東人一樣稱“俺”?論文最後還註明,這些只是推斷,希望有一天能透過實地考古的方式來驗證江山話就是保留至今的古漢語,如果被驗證所實,那可是載入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更讓我震憾的是論文結尾署著我父親的名字,沒想到啊,父親文武雙全,我很難以將一個端著八一槓自動步槍在越南戰場上衝鋒陷陣的解放軍戰士和一個充滿書生卷氣的學者聯絡到一起。
田水民很平靜,我的吃驚態度似乎在他預料之中,:
“怎麼?朱先生難道沒有拜讀過令尊的大作嗎?"
我搖搖頭,田曼妮舊話重題:“朱先生,你就告訴我那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嘛?”她用手搖著我的肩膀,胸前那對柔軟的摩擦讓我心神一蕩,她不以為意,受過歐美教育的女孩作風比國內大膽奔放。
我趕緊挪開一點身子,可鼻中一陣女性體香襲來,田曼妮又如影隨形,我有些飄然,但心中靈臺一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